目前分類:雙姓新聞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__opt__aboutcom__coeus__resources__content_migration__serious_eats__seriouseats.com__recipes__images__2015__07__20140107-super-healthy-5-minute-fruit-mousse-nila-jones-9-8a2222cf499d4eacb103e36af19b91bd.jpg      

 

女婿可100%不去女方娘家,媳婦也可100%不去婆家!!! (「男女平等」!!! )

 

交易女人: 女人像奴隸被賣到夫家

                夫家供她吃/穿/住

                變成夫家人力

                失去部分人身自由

 

 

魯冰(Gayle Rubin)首創 "交易女人" (traffic in women)一詞。 "The Traffic in Women: Notes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ex." 〈交易女人:性的「政治經濟學」〉,本文原載於 Woman, Culture and Society (1974)一書;中文版請看《女性主義經典》一書,頁167,女書文化出版。

(有生到女兒的爸爸媽媽最好看一下~~)

 

 

而今天 很多女人自己可以100%不靠公婆養 就能買車 買房等......
請問 這些的條件 還"不夠"構成她自己的〈幸福生活條件〉嗎??? 

 


另外 婆家的大小姑是《不孝女》?  想〈凹妳〉幫她孝順嗎??? XX!!! 非常XX!!!

 

 

 Strawberry-Dessert.jpg        

 

 

          現代女人 

     (古代)傳統媳婦

要做家事 + 工作 (比男人忙?)

只要做家事就好

可常回娘家(可100%孝順娘家)

很少回娘家(不怎孝順娘家)

大部份的人不拿聘金

結婚拿聘金 (被嫁[賣]到夫家?)

有人100% 〈沒靠夫家〉養

〈婚後〉取/用/住公婆家資源

有存款 有經濟能力 買車 買房

 

小孩雙姓 (如 臉書祖克伯夫妻) 

小孩大部份從父姓

 

 

 

男人....不過是佔了姓名權 的便宜.......狗熊都可以變英雄.....

 

[超級大問題 1]  妳是結〈男女平權+小孩雙姓〉的婚? 還是〈重男輕女〉的婚? 


(1) 自己的女兒:一輩子都好好愛護吧! <<若不窮>>婚後別....(賣? 丟?)給夫家 (養)!!!

(2) 本來是公主-->偽裝窮灰姑娘取/用/住公婆 -->被夫家"監禁"+過養女般生活 -->超級大白目

 

[超級大問題 2]  取/用/住公婆血汗錢的媳婦 vs.〈養女--> 兩者的行為 + 處境--> 十分"雷同"???

(1) 有些〈媳婦〉=  現代版養女

(2) 多年媳婦熬成婆 = 〈昔日老養女?〉vs.〈年輕養女〉???

 

[超級大問題 3]  土(匪)?公婆自己怎不花20~30年生養《孝女》???想向岳父母〈搶凹女兒〉孝順???

 

(1) 大小姑自己是《不孝女》想凹媳婦幫她孝順真XX 媳婦孝順娘家的時間 被瓜分在婆家???

(2) 婆家為何要
〈凹媳婦在婆家過除夕 缺人嗎 缺人的話 不會自己〈生個女兒〉來用嗎???
 
 
註: [聘金] 日人一針見血地指出,臺灣人婚禮中作為完婚禮儀裝飾的聘金,讓女人有如待價而沽的商品,是一種落後的「蠻俗陋習」。  1927年籌組的臺灣民眾黨黨綱中,明文規定反對人身買賣,廢止聘金制度,聘金的流弊總算引起臺灣人注意。〈待價而沽?─臺灣婚俗中的聘金制度〉
 
 
 
 
   
RFO-1400x919-TropicalTrifle-28e410b2-02fa-4089-9f5a-1100aba60efa-0-1400x919.jpg                       
   
 
 

我是女生: 我結〈男女平權〉的婚!!! (免: 聘金+餅錢+嫁妝,不取/用/住公婆一毛。)
1. 除夕夜+父親節+母親節+中秋節等所有節日,我和我先生各自回家。

    (幫自己父母做家事,打掃,修理東西,跑腿買東西,上網查資訊等。)
2. 夫妻錢各管各 (同婚前一樣!) ; 自己父母 自己孝順 (同婚前一樣!)
3. 小孩《雙姓》,拜〈兩家族祖先〉:夫妻猶如兩個股東〈經濟合作〉養家 + 養小孩。

 

 

 1696.jpg        

 

(1)

[新聞] 阿根廷政府大力推動"雙姓制" 2008/2/3  https://reurl.cc/LA9oKa

[英國新聞] 你貴姓?雙姓!我姓爸爸也姓媽媽 (雙姓正夯~) 2002/8/14 中國時報 https://reurl.cc/EoOv5a

[大陸新聞] 用父母《雙姓》起名悄然流行 2014年08月29日  https://reurl.cc/r5NVW1

 

 

 

(2)

〈雙姓名人〉  施顏祥         龍應台         豆花妹: 蔡黃汝       高金素

(1) 至於祭祖,施顏祥說,他們家是施、顏兩個祖宗牌位都要祭拜。

(2) 文化部長龍應台: 父親龍槐生,母親應美君。

(3) 豆花妹蔡黃汝。

(4) 高金素梅立委: 父金德培,母高香妹。

英、法、德、美、韓、大陸、阿根廷等國,有越來越多人使用雙姓!  

   《黑天鵝》女主角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與
             排舞師班傑明米派德(Benjamin Millepied)的小孩雙姓:
             Aleph Portman-Millepied
 

奧斯卡影后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與丈夫凱斯厄本(Keith Urban)

                兩個女兒雙姓:  

    大女兒: Sunday Rose Kidman Urban   (桑黛·蘿絲·基嫚·厄本)
    小女兒: Faith Magaret Kidman Urban (費絲·瑪格麗特·基嫚·厄本)

茱蒂福斯特的小孩雙姓!

 

茱蒂佛斯特與辛蒂柏納交往多年並非秘密,茱蒂的兩個兒子都姓「柏納-佛斯特」。

奧斯卡影帝羅素·克洛(Russell Ira Crowe)與妻子(Danielle Spencer) 

小孩雙姓: 

Charles Spencer Crowe & Tennyson Spencer Crowe

 

安潔莉娜裘莉 & 布萊德彼德
Maddox Chivan Jolie-Pitt   
Pax Thien Jolie-Pitt     
Zahara Marley Jolie-Pitt       
Shiloh Nouvel Jolie-Pitt ( 希洛·努韋爾·裘莉-彼特)   
Knox Léon Jolie-Pitt (諾克斯·萊昂·裘莉-彼特)   
Vivienne Marcheline Jolie-Pitt (薇薇安·瑪絲琳·裘莉-彼特)

 


(3)

小孩雙姓:不論爸爸媽媽的姓,誰排前/排後單姓已無法"獨大"
小孩雙姓:夫妻〈經濟合作〉 + 反對《重男(方家族)輕女(方家族)》!
雙姓: 掛血緣最近的姓 (血緣越遙遠的姓氏, 越不掛!
小孩雙姓,一人一半,感情不散。   

 

(4)

魯冰(Gayle Rubin)首創 "交易女人" (traffic in women)一詞。 "The Traffic in Women: Notes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ex." 〈交易女人:性的「政治經濟學」〉,本文原載於 Woman, Culture and Society (1974)一書;中文版請看《女性主義經典》一書,頁167,女書文化出版。

(有生到女兒的爸爸媽媽最好看一下~~)

有才華,認真努力工作的女性: 妮可基嫚、哈利波特》作者羅琳 --> 第二春都變更好!

 

strawberry_shortcake_trifles2..jpg    

 

(5)

[新聞] 百年來首見 女性智商比男性高 https://reurl.cc/94g988

[新聞] 女人出頭天 未來英國王位繼承一律「男女平等」https://reurl.cc/M8noEn

[新聞] (台灣) 15-34歲女性受高等教育比率高於男性 https://reurl.cc/nDWM8n

[新聞] (台灣) 女性購屋人數 連3年超越男性 2012/03/06 https://reurl.cc/aV6DWG

 

 

(6) 
改善性別不平衡問題: 雙姓(雙姓越普遍性別不平衡問題越少!)
取/用/住公婆"越多"的媳婦,婚後被婆家"監禁"的程度越嚴重!

(如: 控管女人回娘家次數) 

想要: 小孩雙姓 + 在娘家過除夕夜 + 婚後100%孝順自己父母--> 不取/用/住公婆一毛!

我是女生:(婚前+婚後)不取/用/住公婆一毛,不侵害大小姑任何權益一毛!!!

 

 

 
 

(7)

重男輕女? 省省吧~~ 誰能連續2-5代都生兒子? 

再說, "女兒"不也是男人自己生出來的嗎?

英國研究:  美女易生女兒

折衷式雙姓制,名字只有四個字。看小孩的爸媽,想"標記"自己哪一個姓。
蔡陳明浩和周吳美珍所生的小孩,可取名:

陳吳恬敏/ 蔡吳恬敏/陳周恬敏/蔡吳恬敏/蔡周恬敏/吳陳恬敏....

孔子第10代子孫,只有孔子1/1024的血統(不及孔子血統千分之一)。

血統不斷稀釋!!!
傳"宗"接代? "宗"早就稀釋不見了,怎麼傳? 只有"接代"而已啦~~

 

(8)

沒在工作上班的人:
1. 無法每月給自己父母孝親費 
2. 無法累積<存款> + 工作經驗
3. 無薪/低薪 老時(可能)要靠兒/女養 
4. 無法分擔家庭經濟重任 
5. 慢慢與社會脫節~~
[新聞] 晚年媳婦來照顧 婆婆變短命 (不如親生女兒的照顧) https://reurl.cc/p6QRkr
[新聞媳同住罹心臟病倍增 https://reurl.cc/DAWpVQ
 

 

 

(9)
甲夫婦前後花了20多年,500萬,養大一隻小動物,名叫小花;

小花26歲那一年,甲夫婦把牠全身上下打扮,宛如一個禮物,

以20萬元價格交易給乙夫婦.... 從此,小花改由乙夫婦"豢養"?

然而,甲夫婦賣掉的只是一隻小花?

還是一隻會賺錢+養家的金雞母??? 《小花的故事》

 

f5b28a8cddd44325b86d0cf0ba9bbeb9.jpg  

 

(10)

拿"性別"差異當任何理由或藉口 是落伍了...........    因為:

1. 老闆用人 是看妳/你有沒有能力幫公司賺大錢 做大事 管妳是男是女

2. 當一些工作女強人開開心心與其家人坐太空船繞地球一周回來,
    甚至能捐大錢行善時;傳統舊觀念的小女人,還在思想上綁小腳,
    自認為智能低劣男人一等,靠男人豢養,還在和男人哭哭啼啼吵婆媳、
    大小姑、零用錢等等問題呢!(唉) 
 
 

(11)
當女兒繼承父親的姓氏,那就變成她自己的姓氏了!
再也不(只)是"父姓"而已!她也可以讓她的後代,繼承"她"的姓氏!
會錯以為"她"的姓(只)是"父姓",那是因為〈男性本位主義〉太重.....

而引發的"錯覺"~~

 


(12)

[新聞] 生兒有婆媳問題!研究:女兒貼心讓父母增壽  https://reurl.cc/v79xMa

在台灣的部份顯示,只要家中有兒子的家庭,父母的死亡風險都較高──

若老大是兒子,父親死亡風險高35%、母親高13%;若家中有1至2名兒

子,父增40%、母增60%。但若是家中女兒多於兒子,

父母親的死亡風險竟各自降低22%、35%。研究人員指出,

這是因為女兒較貼心、會照顧年邁老父母的緣故;

而兒子婚後容易有婆媳問題..帶給父母親壓力。

這樣說來..... 兒子婚後若無〈婆媳關係〉(婆媳免過招/摩擦/無心結).....
公婆會不會比較長壽???
 
 

Cherry-Delight-Dessert_EXPS_TOHcom23_27515_P2_MD_03_22_4b.jpg  

 

 

  為人父母者重男輕女
  是他/她們自己的無知 (愚蠢)
  因為 女兒的智力/功課/工作能力/存錢能力/孝順能力.....
  樣樣不見得比男孩差!

    1. [新聞] (台灣) 女性45%有大專學歷 超越男性的39.3% https://reurl.cc/RzaoNn

    2. [新聞] (台灣) 參加留學測驗 女比男多一倍 https://reurl.cc/11rW9p
 
 
 
 
d008ac25-2896-4c53-bbdd-35fd17f8176e.jpg                  
 
 
 
 

《(古代)傳統觀念女人的問題》: 


  1. 婚前開價要聘金/餅錢  (有些女明星開天價) 用金錢"買賣"交易女人 女人不就更被商品化?

  2. 婚後較沒有工作意願 靠男人一人賺錢養家 (身心壓力較大 壽命較短)  一人倒  全家倒?
   

  3. 因為沒工作 沒能力拿孝親費孝順她自己父母  (開口閉口公婆 好似公婆是養她二三十年的人)

  4. 聯合男人排擠大小姑權益  女人為難女人!  男權共犯!

  5. 多年在校所學一技之長荒廢  (這不是目前國家鼓勵的方向)

  6. 一生重男輕女 寵壞兒子  排斥/傷害女兒權益 (性別歧視傷害) 

  7. 婚姻若不幸 需打悲情牌 沒經濟能力"離婚"  小孩還需為母親的無能為力 感到難過 

  8. 心理上 (1) 附屬男人 / 人格不獨立 (2) 沒安全感 / 愛控管男人錢財

 

 

 

maxresdefault.jpg                

 

 

 

延伸閱讀:

 

[新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到底什麼意思? https://reurl.cc/M8noen

 

 

[新聞] 誤會大了!催生金句「無後為大」竟與生子無關 https://reurl.cc/EoOvxn

 

[新聞] 一個人也很好!心理醫師證實單身意想不到的9種優點   https://reurl.cc/YeZogo

 

 

[新聞] 單身教會我們的七件事 2016-10-06   https://reurl.cc/K0Vo7m

 

[新聞] 敗犬萬歲!研究:單身和智商有關,沒對象是因為「你太聰明」   https://reurl.cc/EoOv3n

 

[新聞] 情人節又要被放閃 專家:單身才是贏家  2016年08月08日   https://reurl.cc/M8noaX

 

[新聞] 有了自由就回不去! 不婚女:喜歡獨居很奇怪嗎?  2017-04-14  https://reurl.cc/nDWM9v

 

[新聞] 「單身化社會」來臨 一個人更好過  2017/5/21  https://reurl.cc/94dzkX

[閒聊] 男權會殺人!!! vs. 房思琪們  https://reurl.cc/p6QRz4

 

1c3fa41c-1f45-4f62-b048-162e848b142f-f3ae1fc2-10eb-4cc9-aac0-eb566816d0a9-raspberry_meringue_icecream_cake.jpg        

 

 

小孩雙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義大利判「新生兒自動從父姓」違憲!各國姓氏制度大補帖──雙姓很普遍,多姓也常見?

2022/05/20

綜觀歐美各國,義大利在認可女性姓氏上其實是落後於其他國家的。許多國家早已開始允許公民使用多個姓氏,有的甚至以雙姓為主流。

 

撰文:黃琬婷/換日線校園大使

 

2022 年 4 月 27 日,義大利憲法法庭判決認定:小孩出生應按照雙親同意的順序獲得雙姓,不能只繼承父親的姓氏。

 

法庭進一步解釋,以往子女自動繼承父親姓氏的做法是違憲的。婚生、非婚生和領養的子女,均應按照雙親同意的順序獲得雙姓,除非雙親同意決定只使用兩人之間其中一人的姓氏。

 

法庭援引平等權和子女利益等原則,在判決文書裡寫道:

 

雙親應均享有決定孩子姓氏的權利,因為姓氏屬於憲法保障的「人格權」基本權利。

 

雙姓的判決打破了義大利長久以來的父權家庭模式,達到了姓氏繼承問題上的性別平等。這也是義大利史上首次允許公民自由選擇從屬於母親姓氏,此前只有特殊情況的個案可能可以申請從母姓。

 

導火線:姓氏選擇不自由

讓憲法法庭做出這個判決的是一起 2020 年的家庭糾紛案。

家庭糾紛案的主角是義大利南部波坦察市(Potenza)的五口之家。因為前兩個孩子出生的時候,父母還沒有結婚,因此前兩個孩子的姓氏是從屬於母親的。

但是在登記第三個孩子的戶口時,市政府表示由於這個孩子是父母結婚後才出生的,因此不能如這對夫妻所希望的,讓最小的孩子和他的手足一樣用母親的姓氏,而是只能從屬於父親姓氏。

在屢次與政府溝通未果後,這對夫妻在 2020 年開始釋憲訴訟,希望改變迫使他們必須讓第三個孩子用父親姓氏的法律。當事人的律師 Giampaolo Brienza 在與《紐約時報》的訪談中說道:「對他們而言,這是家庭身分認同的問題。」

義大利人:這是期盼已久的結果

談到這個判決,義大利籍記者 Pietro Rossini 告訴我:「這是許多人期盼已久的結果。」

Rossini 說:「小孩繼承父母雙方的姓氏,不只是性別平等的問題,這也是對父母雙方在生育孩子中扮演的角色的一種認可。」他表示,自己身邊的親友都對雙姓判決持「支持」態度。在他的認知裡,義大利也尚未出現反對雙姓判決的遊行或論斷。

 

圖/Shutterstock

他笑著說道:「除了簽名時手可能會很痠之外,雙姓好像沒有其他缺點。」

在問及會不會想把名字改成雙姓時,Rossini 毫不猶豫地表示自己能改的話一定會改。他說:「我是媽媽和爸爸一起生下來、一起養大的,因此我希望自己的姓名可以同時認可他們兩個人。」

家庭糾紛案當事人的律師 Domenico Pittella 認為,憲法法庭的判決具有極重要的法律意義,因為它「賦予女性以男性相同的自由選擇權利」,並且正式在法律上承認新生兒姓名應由父母決定,而不是「按照過時的父權制家庭系統被決定」。

Pittella 直言:「這是一場革命性的判決。」

美國籍的 Emma Glassman-Hughes 也告訴我,她非常喜歡自己的雙姓。

在她的父母結婚時,他們就說好不會偏重男方的姓氏 Glassman。因此,她的母親在婚後保留了自己原本的姓氏 Hughes,他們生的兩個孩子也擁有 Glassman 和 Hughes 結合而成的雙姓,以給予兩人的姓氏相同的尊重和認同。

多年來,Emma 的母親告訴她,自己不想盲目地遵循從夫姓、從父姓傳統。她認為女性沒道理一定要在結婚後放棄自己原本的身份背景。

Emma 說:「每次看見自己長長的姓氏時,我都會想起媽媽為了女性價值、為了維護我的獨立性,所付出的努力。」

圖/Shutterstock

義大利並非首例?各國雙姓/多姓制度整理

事實上,根據歐盟性別平等局(European Institute for Gender Equality,EIGE)的最新統計,義大利是西歐國家裡性別最不平等的國家之一,平等指數在歐洲平均線之下。

綜觀歐美各國,義大利在認可女性姓氏上其實是落後於其他國家的。許多國家早已開始允許公民使用多個姓氏,有的甚至以雙姓為主流。

  • 英國

在英國,由於姓氏有反映社會地位的歷史傳統,因此有的人會有 2 個、3 個,甚至多達 4、5 個姓氏。

雙姓的代表人物包括已故首相大衛.勞合喬治(David Lloyd George)、政治家伊恩.鄧肯.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已故軍事學家巴塞爾.亨利.李德哈特(Basil Henry Liddell Hart)、作曲家安德魯.洛伊.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還有知名演員海倫娜.寶漢.卡特(Helena Bonham Carter)。

英國的第三任白金漢和錢多斯公爵則有 5 個姓氏──他的全名叫 Richard Plantagenet Campbell Temple-Nugent-Brydges-Chandos-Grenville。

  • 德國

儘管現今的德國社會以單姓和雙姓為主,歷史上,德國的成年人卻可以擁有 3 個以上的姓氏,例如運動員 Simone Greiner-Petter-Memm 就有 3 個姓氏。不過,於 1993 年通過、1994 年生效的《姓氏法》(FamNamRG)對姓氏相關法條進行修改,要求姓氏不超過兩個組成部分。

根據德國《民法》第 1335 條規定,夫妻雙方可以確定一個共同姓氏作為婚後姓氏,或各自保留婚前姓名。

擁有共同婚後姓氏的夫妻生下的子女,可將父母的婚後姓氏作為其婚前姓氏;沒有共同婚後姓氏的夫妻,其子女的姓氏則取決於監護權,監護權可能被賦予父母其中一方,也可能賦予父母雙方共同監護權,這導致了以下兩種情況:

情況一:如果父母一方擁有單獨監護權,根據《民法》第 1617 條 A 款,孩子出生時自動以擁有監護權的父母的姓氏作為出生時的名字。擁有監護權的一方也能透過聲明,在取得另一方的同意後,將另一方的姓氏授予孩子。

情況二:如果父母雙方共同擁有監護權,則須通過聲明將父母其中一方的姓氏指定為孩子的婚前姓氏。如果父母已為年長的兄弟姐妹提交過聲明,那麼這個聲明就會自動延伸到後出生的孩子身上。

  • 西班牙

西班牙的民法和戶籍登記條例規定,小孩出生應從父親和母親各自的第一姓氏。

例如拉丁情歌王子安立奎.米格爾.伊格萊西亞斯.普雷斯勒(Enrique Iglesias Preysler)的姓氏,就是從歌手胡利奧.伊格萊西亞斯(Julio José Iglesias)和名模伊莎貝爾.普雷斯勒(María Isabel Preysler Arrastía)兩人的姓氏中,分別取第一個姓氏組合而成的。

不只在西班牙是如此,我在美國也看過許多西班牙裔人按照西班牙的命名傳統,使用雙姓。

  • 葡萄牙

在葡萄牙,大部分的人都有 2 至 4 個姓氏。其中,雙姓是最常見的。

圖/Shutterstock

擁有雙姓的父母生下的小孩,一般會從父母雙方各取一個姓氏結合成孩子的姓氏,例如葡萄牙第 19 任總統阿尼巴爾.卡瓦科.席瓦​​(Aníbal António Cavaco Silva)。有些人也會直接繼承父母其中一人的兩個姓氏,例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東尼奧.洛博.安圖內斯(António Lobo Antunes)。

一般來說,葡萄牙人的最後一個姓氏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姓氏,但是父母也可以選擇傳承其他姓氏。大部分的人會傾向選擇比較不「菜市場名」的姓氏,以區分個人獨特性。

  • 荷蘭

有的荷蘭人也會使用雙姓。

根據英國《衛報》報導,知名足球員揚.約翰內斯.文內胡爾.赫塞林克(Jan Johannes Vennegoor of Hesselink)的雙姓源於 17 世紀 Vennegoor 家族和 Hesselink 家族的聯姻。因為當時兩個家族具有相等的社會地位,因此他們選擇結合兩個姓氏,而非擇一。

有趣的是,「of」在荷蘭語中是「or」(或)的意思,所以揚的姓名其實是「揚.文內胡爾赫塞林克」的意思。

除此之外,在南非也有源於荷蘭的雙姓。例如,橄欖球員 Rohan Janse van Rensburg 的姓氏就是 Janse 和 van Rensburg 結合而成的。

  • 菲律賓

菲律賓因為有西班牙和美國的殖民歷史,命名方式受到拉丁民族和美國命名系統的影響。

歷史上,菲律賓人遵循西班牙的命名傳統,用「y」連接父親和母親的姓氏。但是現在的菲律賓人只有在極為重要的語境下才會使用這樣的姓名組合方式,例如警察紀錄和法律文件等。

舉例來說,菲律賓的第三任總統何塞.帕西亞諾.勞雷爾(José Paciano Laurel y García)的姓氏來源於父母 Sotero Laurel y Remoquillo 和 Jacoba García y Pimentel 各自的第一姓氏。

受到 20 世紀美國殖民的影響,現在的菲律賓姓名有 3 個組成部分:名字、中間名、姓氏。因此,他們一般會以母親的姓氏作為孩子的中間名,以父親的姓氏作為孩子的姓氏。

  • 台灣

那麼,在台灣,如果我想要同時擁有爸爸和媽媽的姓氏可以改姓嗎?

民法第 1059 條規定:「父母於子女出生登記前,應以書面約定子女從父姓或母姓。未約定或約定不成者,於戶政事務所抽籤決定之。子女經出生登記後,於未成年前,得由父母以書面約定變更為父姓或母姓。子女已成年者,得變更為父姓或母姓。前二項之變更,各以一次為限。」

圖/Shutterstock

由於法律規定的是「父姓或母姓」,因此只能二選一,不能兩個姓氏都繼承。這也導致「跟誰姓」在生育率降低,平等權、人格權意識逐漸上升的現代社會裡,成為一個日益常見的家庭糾紛導火線。

《關於作者》

黃琬婷/Artemis Huang

愛吃美食的臺南人,高中生看世界創辦人,波士頓大學新聞系研究生,在寫程式、建資料庫中漸漸禿頭。熱愛用文字和影像記錄世界,享受烹飪和旅行,喜歡在地鐵上跟陌生人聊人生。

執行編輯:陳品融
核稿編輯:孫雅為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6241

 

 

 

小孩雙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陸新聞] 用父母“雙姓”起名悄然流行

 

2014-08-29 14:48:31      來源:呼和浩特日報     作者:武子暄     責任編輯:叢龍慧

記者近來經調查走訪了解到,2007年,由公安部研究起草的我國首部姓名登記單行法規《姓名登記條例(初稿)》中首次對公民起名作出硬性規定:公民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允許採用父母雙方姓氏。隨後,子女尤其是獨生子女按父母雙姓起名的比例逐年增加,而且四個字或者四個字以上的個性化名字也有出現,儼然成了一種流行趨勢。

 

“咱給孩子起個四字名吧,把我們的姓都加上。”近日,正在待產中的80後女孩小楊和丈夫分享著她的想法。小楊的丈夫姓張,所以她決定就按照“張楊”來給孩子取名。“做父母的只希望孩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我都想好了,如果是個男孩就叫'張楊樂康',取快樂健康之意,如果是個女孩就叫'張楊康麗',希望她健康美麗。”小楊的這一想法得到了全家人的一致支持。小楊的丈夫張先生說:“我們周圍有很多獨生子女的名字都是父母雙姓合一的,感覺很美好。”

 

時下,用父母“雙姓”起名的人已不在​​少數,不少準父母都表示對此非常感興趣,並稱在給孩子起名時會優先嘗試,其中一位姓楊的教師分析說:“這樣起名能大大減少重名的情況,況且現在競爭這麼激烈,特別的名字更能吸引別人的眼球,無形中贏得更多的關注,機會相對較多一些。”支持的市民不少,反對的聲音也很多,走訪中記者發現,對“雙姓”起名持肯定態度的多為年輕人,對於那些比較傳統的中老年人來說,一時還較難接受。而除“雙姓”名以外,四個字以上的多字長名也有不少人“躍躍欲試”,但在實際中運用較少。

 

據全國公安人口信息管理系統查詢統計,目前我國共有姓氏1601個,“雙姓”起名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能緩解大姓人口姓名重複的狀況。據市公安局戶政處一位工作人員介紹,按照有關規定,子女採用父母雙方姓氏時,可以按照“雙姓”起名,但不算作複姓,需要注意的是,姓名中不得含有已簡化的繁體字和已淘汰的異體字,否則會給戶政管理工作帶來很多不便,如戶口、身份證登記、產權登記等。此外,按照中國人特有的稱呼,名字最好不要超過四個字,在信息化時代,起名不規範不利於交流,所以管理部門並不提倡多字起名。

 

http://www.northnews.cn/2014/0829/1712623.shtml

小孩雙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雙姓制

2014-06-27 來源:今晚報    

在中國,長期以來子女基本是跟隨父姓,儘管法律規定的是“子女可隨父姓,可隨母姓”,但實際上,孩子跟隨母姓的比例很小。

然而,子隨父姓這一傳統在當今社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三十多年前,中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除了在人口稀少的少數民族地區以外,要普遍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以便把人口增長率盡快控制住”。如今,當年那一批“獨一代”已三十歲左右,進入婚育高峰,而現代女性的家庭、社會地位也越來越高,她們中的有些人就提出了孩子跟隨母姓的要求。

 

父母雙方都是獨苗苗,孩子到底該跟誰姓?不少家庭因“冠姓權”而鬧得不可開交。於是,“雙姓制”便成為解決這一矛盾的權宜之法。

所謂“雙姓制”,就是把父母姓氏合到一起作為孩子姓氏,或直接作為孩子全名。每當新生入園報名時,阿姨們發現很多孩子的姓氏​​已不再是單純地隨爸爸或媽媽那麼簡單,將爸爸媽媽的姓氏組合成的“複姓”常看得她們眼花繚亂,如“李楊”、 “週陳”等。對此,有一些社會學家認為:姓名只是人的一個社會標籤,是一個符號,並不代表什麼,孩子到底跟誰的姓,應以家庭情感為重,盡量要兼顧夫妻雙方的心理需要。

從長遠來看,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雙姓制”。這不僅有利於解決“獨二代”隨誰姓的問題,也可以淡化“傳宗接代”的傳統思想,使人們的意識更開放、更現代,自由度更高。

http://www.kaixian.tv/gd/2014/0627/6646343.html

 

 

[新聞] 80後獨生夫妻為後代取“雙姓”漸流行         

2011年04月16日   澳洲日報

 

  生活在大城市裡的“80後”大多是獨生子女,如今他們有的已步入而立之年,還結婚生子,建立了自己的家庭。然而,由於夫妻雙方都是獨生 子,對於孩子該跟誰姓反而成了80後獨生代夫妻們最關心的問題。近日來記者走訪羊城發現,為了解決這個可能導致家庭不和的棘手問題,80後家庭開始流行起 為後代取“雙姓”。

  所謂“雙姓”,就是將父母雙方的姓氏合在一起成為一個類似新姓的模樣,但是他們不同於“歐陽”、“司馬”等複姓,為了將二者區別開,法規上便定其名為“雙姓”。擁有“雙姓”以後,姓名的重覆率也將會大大降低。

  在廣州土生土長的羅應生與妻子龐娟都是獨生子女,兒子出生後他們對於孩子該跟誰姓的問題一直爭執不下。龐娟說,雖然是外孫女,但是自己的父母希望獨苗孫子可以跟着娘家姓,可是礙於中國傳統子隨父姓的觀念深入人心,所以丈夫一家對此不願妥協。

  “後來聽到我一個朋友為他們的孩子取了‘雙姓’,聽起來挺不錯的,於是我就想到把羅姓和龐姓並列放進兒子的姓氏裡。”羅應生說,“這樣一來既保留了傳統,又不會得罪岳父家人,可謂是兩全其美,而且取了‘雙姓’以後就很難跟別人重名了,一舉多得。”

  30歲的黃傑與妻子去年生下了一個女兒,妻子姓洪,為了感謝妻子,黃傑最後決定給孩子起名為“黃洪姿盈”。黃傑說,“孩子是他們夫妻的愛情結晶,為了讓妻子感受到我對她的愛,所以我就將兩個姓放在一起為孩子取名,丈母娘知道以後也很開心。”

  廣東省社會工作學會學者王建平對此分析認為,在以前家裏子女多的時候,如果遇到類似的姓氏問題,父母可以通過“協調”、“互補”來使男女雙方家 長滿意,至少每個家庭都能有孩子來繼承自己的姓氏,可是隨着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生的第一代獨生子女進入結婚生育高峰期,便開始出現了新的問題,從現在的情 況看來,以“雙姓”的方式確實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而且從社會影響上來看,有了雙姓以後,還能一定程度的解決人口姓氏重覆的問題。

  另外,王建平還認為中國自古只傳承父姓,如今不少母親要求把自己姓氏加進孩子的名字裡,還顯示了女性在家裏地位以及權力的提升,更主要的是表現了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重視。

http://dailynews.sina.com/bg/chn/chnnews/ausdaily/20110416/14412376520.html

 

 

 

荷蘭的孩子到底跟誰姓

 

荷蘭的孩子在出生時應該獲得父親和母親的姓氏嗎?今天,第二議院投票表決是否支持民主六六黨(D66)所提出的議案。現在荷蘭的情況是,父母可以選擇孩子的姓氏​​,父親的姓或母親的姓,該政黨建議父母可以同時給孩子兩個姓氏。

“我認為政府目前的這個政策是不好的,我必須在我的伴侶和我自己的姓氏之間作出選擇。”目前正在懷孕等待生育的Laura Kraak、遞交第二議院議案請願書的發起者說, “如果你可以選擇父母兩個姓氏,那就更平等了。”

Kraak請願書現已有10000個簽名。這些簽名者認為,應該可以有兩個選擇。“不是每個人都會選擇讓孩子同時獲得父母雙方的姓氏。”Kraak 說, “但是,必須提供給他們更多的選擇。”

目前,只有不到10%的孩子跟隨了母親的姓氏。“這就是我認為10000個簽名相當多的原因。”Kraak 自豪地說, “我們正漸漸地變得更加平等。這是一種新的變化,這在我們過去的傳統中是沒有的。”

第二議院今天就雙重姓氏計劃的議案投票。民主六六黨提出建議,認為父母應該能夠自我選擇,並希望政府能夠提出立法修正案。他們不想強制要求,但他們希望為父母提供額外的選擇。

該黨希望得到社會黨(14)、工黨(9)、綠色左黨(14)、動物權益黨(5)和自己黨派的議員(19)的支持,總共有61個席位。這就是必須說服自民黨(VVD)的原因。

在許多歐洲國家,已經存在雙重姓氏的選擇,例如法國、比利時、英國和西班牙。“我們現在還與德國一起,沒有實現雙姓制度。”Laura Kraak說。

如果一個有兩個姓氏的人遇到有兩個姓氏的伴侶怎麼辦?“你不能給孩子四個姓氏,然後變成八個,然後又變成十六個。” 對Kraak而言,解決方案是每個人最多可以擁有兩個姓氏。“例如,你選擇父親一個姓氏和母親的一個姓氏,或母親兩個姓氏或父親的兩個姓氏,但不超過兩個。”

即使該議案今天在第二議院通過,在法律修正案到位並實施之前,也需要一些時間。“因此,對我們而言,不需要再用猜硬幣的方式解決到底孩子姓什麼了。”她笑著說, “我認為這會改變,這樣我們就可以給孩子起一個雙重姓氏,具有追溯效力。”

https://tinyurl.com/ycacsvme

延伸閱讀:

 

[新聞] 誤會大了!催生金句「無後為大」竟與生子無關  https://tinyurl.com/y696zpx4

[大陸新聞] 不想被束縛 剩(盛)女不婚主義崛起   http://tinyurl.com/y9gqaqmz 2017/3/8 

[新聞] 東亞生育率超低 孔子惹的禍?    http://tinyurl.com/zfqlb8g 2015/10/12

[新聞] 性平祭祀》女兒回娘家掃墓 家族照興旺   http://tinyurl.com/lpbpvot 2009/04/04

[新聞] 女性祖墳留位 不是不可能 http://tinyurl.com/pp8l3z2 2009/04/03

小孩雙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0後獨生夫妻為後代取“雙姓”漸流行         2011年04月16日   澳洲日報

 

  生活在大城市裡的“80後”大多是獨生子女,如今他們有的已步入而立之年,還結婚生子,建立了自己的家庭。然而,由於夫妻雙方都是獨生 子,對於孩子該跟誰姓反而成了80後獨生代夫妻們最關心的問題。近日來記者走訪羊城發現,為了解決這個可能導致家庭不和的棘手問題,80後家庭開始流行起 為後代取“雙姓”。

  所謂“雙姓”,就是將父母雙方的姓氏合在一起成為一個類似新姓的模樣,但是他們不同於“歐陽”、“司馬”等複姓,為了將二者區別開,法規上便定其名為“雙姓”。擁有“雙姓”以後,姓名的重覆率也將會大大降低。

  在廣州土生土長的羅應生與妻子龐娟都是獨生子女,兒子出生後他們對於孩子該跟誰姓的問題一直爭執不下。龐娟說,雖然是外孫女,但是自己的父母希望獨苗孫子可以跟着娘家姓,可是礙於中國傳統子隨父姓的觀念深入人心,所以丈夫一家對此不願妥協。

  “後來聽到我一個朋友為他們的孩子取了‘雙姓’,聽起來挺不錯的,於是我就想到把羅姓和龐姓並列放進兒子的姓氏裡。”羅應生說,“這樣一來既保留了傳統,又不會得罪岳父家人,可謂是兩全其美,而且取了‘雙姓’以後就很難跟別人重名了,一舉多得。”

  30歲的黃傑與妻子去年生下了一個女兒,妻子姓洪,為了感謝妻子,黃傑最後決定給孩子起名為“黃洪姿盈”。黃傑說,“孩子是他們夫妻的愛情結晶,為了讓妻子感受到我對她的愛,所以我就將兩個姓放在一起為孩子取名,丈母娘知道以後也很開心。”

  廣東省社會工作學會學者王建平對此分析認為,在以前家裏子女多的時候,如果遇到類似的姓氏問題,父母可以通過“協調”、“互補”來使男女雙方家 長滿意,至少每個家庭都能有孩子來繼承自己的姓氏,可是隨着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生的第一代獨生子女進入結婚生育高峰期,便開始出現了新的問題,從現在的情 況看來,以“雙姓”的方式確實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而且從社會影響上來看,有了雙姓以後,還能一定程度的解決人口姓氏重覆的問題。

  另外,王建平還認為中國自古只傳承父姓,如今不少母親要求把自己姓氏加進孩子的名字裡,還顯示了女性在家裏地位以及權力的提升,更主要的是表現了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重視。

http://dailynews.sina.com/bg/chn/chnnews/ausdaily/20110416/14412376520.html

另則相關新聞:                  雙姓制

2014-06-27 來源:今晚報    

在中國,長期以來子女基本是跟隨父姓,儘管法律規定的是“子女可隨父姓,可隨母姓”,但實際上,孩子跟隨母姓的比例很小。

然而,子隨父姓這一傳統在當今社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三十多年前,中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除了在人口稀少的少數民族地區以外,要普遍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以便把人口增長率盡快控制住”。如今,當年那一批“獨一代”已三十歲左右,進入婚育高峰,而現代女性的家庭、社會地位也越來越高,她們中的有些人就提出了孩子跟隨母姓的要求。

父母雙方都是獨苗苗,孩子到底該跟誰姓?不少家庭因“冠姓權”而鬧得不可開交。於是,“雙姓制”便成為解決這一矛盾的權宜之法。

所謂“雙姓制”,就是把父母姓氏合到一起作為孩子姓氏,或直接作為孩子全名。每當新生入園報名時,阿姨們發現很多孩子的姓氏​​已不再是單純地隨爸爸或媽媽那麼簡單,將爸爸媽媽的姓氏組合成的“複姓”常看得她們眼花繚亂,如“李楊”、 “週陳”等。對此,有一些社會學家認為:姓名只是人的一個社會標籤,是一個符號,並不代表什麼,孩子到底跟誰的姓,應以家庭情感為重,盡量要兼顧夫妻雙方的心理需要。

從長遠來看,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雙姓制”。這不僅有利於解決“獨二代”隨誰姓的問題,也可以淡化“傳宗接代”的傳統思想,使人們的意識更開放、更現代,自由度更高。

 

http://www.kaixian.tv/gd/2014/0627/6646343.html

 

延伸閱讀:

[新聞] 誤會大了!催生金句「無後為大」竟與生子無關 https://tinyurl.com/y696zpx4

 

小孩雙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貴姓?雙姓!我姓爸爸也姓媽媽  

中國時報 2002.08.14 江靜玲/倫敦報導 
  
 

    我朋友瑪琳莫利斯,她的伴侶鄧肯林瑞其,以及他們兩人十四歲的兒子大衛
史尼爾霍金,一同出現時,由他們三人的姓氏,莫利斯、林瑞其、史尼爾霍金,
沒有人會想到或猜到,他們其實是一家人。

    英國傳統的家族姓氏觀念,如黛安娜王妃的史賓瑟家族,或英國皇室的溫莎
家族,隨現今社會觀念變遷,逐漸崩盤。過去,以父親之姓承傳的守則已面臨

戰,許多母親、甚至女方家庭的父母,爭取孩子「以母之名」訂定姓氏。或

者,為公平起見,愈來愈多的伴侶索性以兩人的姓氏為下一代的姓氏,其結果

使英國社會的「雙姓氏」幾乎成為一種新潮流。

    瑪琳莫利斯一家三口三姓氏,其中兒子史尼爾霍金為雙姓氏,是另一典型例
子。莫利斯是瑪琳前夫的家族姓氏,瑪琳離婚後沒有變更;林瑞其是鄧肯母親

姓氏;史尼爾霍金,則分別是瑪琳和鄧肯父親的族姓。他們決定把各自的父

姓加諸給兒子,弄不清楚情況的人,經常被弄得七葷八素。

    「姓氏之爭」在英國社會幾乎已成為一種社會會新現象。上一代英國女人,
婚後很自然的成為「某某太太」,其娘家姓氏從此不復存在。更甚者,已婚

婦女可能連自己的名字都不存在了。英國傳統對已婚婦女的「正式敬稱」為

「某某人的太太」,如「約翰史密斯太太」之類。過去,英國女人拿到這種

稱呼的信,不但沒有任何不快,甚至覺得,正式做法本當如此。

    可是,如今大不同。婦女不但拒絕變更夫姓,更積極爭取子女的姓氏主權。
而在結婚與家庭的關係愈來愈淡薄的今天,許多男女只是伴侶而非夫妻,其子

很自然延續父母的姓氏,加入英國現代「雙姓氏」行列。

    最新調查顯示,十個英國婦女中,有六個人認為,讓子女承繼父親的姓氏,
是「性別歧視」。每三個英國男性中,則有一個人支持英國婦女的這項觀點。

達63%的英國婦女,表明拒絕讓子女繼承父姓。

    「雙姓氏」在英國原是貴族階級象徵之一如今卻已泛濫到成為一種現代

係中的妥協產物,但至少還算是合理的解決之道。最令戶政單位捉狂的是,

38%的英國人,決定在父母姓氏外,另替子女「創造」一個新的姓氏。一

對喜歡足球和爵士樂的父母,為他們的子女創造一個叫做「足球爵士樂」

(Football Jazz)的雙姓氏。英國戶政單位依法沒有理由拒絕。

    在雙姓氏逐漸充斥的英國社會中英國就算是一個再自由、再民主的國家,
戶政單位也感到快吃不消了,遑論戶口調查時的混亂。更令人擔心的是,這

些新一代的「雙姓氏」未來遇到另一個「雙姓氏」時,他們的子女,是否要

變成「雙雙姓氏」呢?
 

 

 

荷蘭的孩子到底跟誰姓

荷蘭的孩子在出生時應該獲得父親和母親的姓氏嗎?今天,第二議院投票表決是否支持民主六六黨(D66)所提出的議案。現在荷蘭的情況是,父母可以選擇孩子的姓氏,父親的姓或母親的姓,該政黨建議父母可以同時給孩子兩個姓氏。

「我認為政府目前的這個政策是不好的,我必須在我的伴侶和我自己的姓氏之間作出選擇。」目前正在懷孕等待生育的Laura Kraak、遞交第二議院議案請願書的發起者說, 「如果你可以選擇父母兩個姓氏,那就更平等了。」

Kraak請願書現已有10000個簽名。這些簽名者認為,應該可以有兩個選擇。 「不是每個人都會選擇讓孩子同時獲得父母雙方的姓氏。」Kraak 說, 「但是,必須提供給他們更多的選擇。」

目前,只有不到10%的孩子跟隨了母親的姓氏。 「這就是我認為10000個簽名相當多的原因。」Kraak 自豪地說, 「我們正漸漸地變得更加平等。這是一種新的變化,這在我們過去的傳統中是沒有的。」

第二議院今天就雙重姓氏計劃的議案投票。民主六六黨提出建議,認為父母應該能夠自我選擇,並希望政府能夠提出立法修正案。他們不想強制要求,但他們希望為父母提供額外的選擇。

該黨希望得到社會黨(14)、工黨(9)、綠色左黨(14)、動物權益黨(5)和自己黨派的議員(19)的支持,總共有61個席位。這就是必須說服自民黨(VVD)的原因。

在許多歐洲國家,已經存在雙重姓氏的選擇,例如法國、比利時、英國和西班牙。 「我們現在還與德國一起,沒有實現雙姓制度。」Laura Kraak說。

如果一個有兩個姓氏的人遇到有兩個姓氏的伴侶怎麼辦? 「你不能給孩子四個姓氏,然後變成八個,然後又變成十六個。」 對Kraak而言,解決方案是每個人最多可以擁有兩個姓氏。 「例如,你選擇父親一個姓氏和母親的一個姓氏,或母親兩個姓氏或父親的兩個姓氏,但不超過兩個。」

即使該議案今天在第二議院通過,在法律修正案到位並實施之前,也需要一些時間。「因此,對我們而言,不需要再用猜硬幣的方式解決到底孩子姓什麼了。」她笑著說, 「我認為這會改變,這樣我們就可以給孩子起一個雙重姓氏,具有追溯效力。」

 

 

性愛機器人席捲中國 李銀河:終會如家電般普遍

 

 

 

 

2019-02-07 11:21中央社 台北7日電

 

 

中國男女比例嚴重失衡。曾有學者預估,中國2050年將有3000萬

35歲至59歲單身男性,具有蓬勃情趣用品商機。中國社會學家李

銀河便分析,未來在中國買性愛機器人,會如同買家電一樣普遍。

人民日報海外版2018年曾報導,到2020年,中國約有1500萬

35歲至59歲的男子無法找到妻子;到2050年,數字將攀升到

3000萬人。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口學會會長翟振武

便分析,未來30年中國適婚年齡男性會比女性多3000萬人。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商城(JD.Com)去年中旬發布的研究數據

顯示,中國成人商品市值預計在2020年,將達90億美元規模

(約新台幣2773億元)。

 

李銀河在接受中國網路媒體「一(條)」專訪時曾表示,虛擬性愛是

人工智慧時代的一個新的發明,同時也是愛滋病蔓延的時代,最乾

淨、最安全的性。

 

她也提到,曾有預估認為,在2050年的時候,性愛機器人將會占

全人類性愛的50%。「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前景」。

 

李銀河說,到那個時候,在中國適齡的男人已經多出了3、4千萬

人,「他們永遠也找不到老婆。如果性愛機器人或者虛擬性愛能

解決一部分問題,這個也不失為一個出路」。

 

她表示,如今中國也已經在生產性愛機器人,「又能做家務、陪

聊天、大概也能做愛,才(人民幣)兩萬多塊錢」。「所以我

覺得買一個性愛機器人,很快就應該像買一個家用電器一樣那麼

容易了,一般人都負擔得起了」。

 

雖然當局對情趣產業行銷規定,使得中國情趣產業難以爆發式成

長。但法令終究難以壓服上億「人之大欲」。

 

路透便曾報導,總部位於廣東省的中國成人娃娃龍頭「金三娃

娃」,早在2016年年底便推出人工智慧(AI)性愛娃娃。每尊

的價錢介於人民幣1萬到5萬元之間。

 

星島日報報導分析,「金三娃娃」在2017年時,平均每年也能

接到3000筆左右的國內訂單,佔總銷量的20%。顯示中國人在

取悅自己這個命題上,開始慢慢覺醒,並且毫不吝嗇。

 

英國廣播公司(BBC)則引述印度班加羅爾(Bangalore)市

場研究公司Technavio分析認為,成人用品市場成長最快速的

就是印度和中國。

延伸閱讀:

 

[新聞] 誤會大了!催生金句「無後為大」竟與生子無關 https://tinyurl.com/y696zpx4

[大陸新聞] 不想被束縛 剩(盛)女不婚主義崛起   http://tinyurl.com/y9gqaqmz 2017/3/8 

[新聞] 東亞生育率超低 孔子惹的禍?    http://tinyurl.com/zfqlb8g 2015/10/12

[新聞] 性平祭祀》女兒回娘家掃墓 家族照興旺   http://tinyurl.com/lpbpvot 2009/04/04

[新聞] 女性祖墳留位 不是不可能 http://tinyurl.com/pp8l3z2 2009/04/03

小孩雙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根廷政府大力推動<雙姓制>      2008年02月03日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布宜諾斯艾利斯2月1日電(記者宋潔雲 馮俊揚)阿根廷

政府官員1日說,阿政府已向議會提交一項修改《姓名法》的議案,

要求今後新生兒登記注冊姓名時必須同時寫上父親和母親的姓氏。


    阿根廷內閣首席部長阿爾韋托·費爾南德斯說,阿根廷目前的

《姓名法》是在30年前通過的,帶有濃厚的男權主義色彩,女子結

婚後被要求加上丈夫的姓氏,生育的子女被要求隨父姓,雖然也可以

加上母親姓氏,但並非強制措施。

 

    費爾南德斯說,阿根廷已經加入了許多倡導男女平等的國際公約,

應該廢除男女在姓名權上的不平等,因此政府提出這項新生兒必須同

時擁有父母兩個姓氏的議案。

 

    根據這項議案,18歲以下的阿根廷未成年人也必須在父母的幫助

下修改業已登記注冊的名字,同時擁有父母的姓氏。

 

    該議案在阿根廷議會引起不小的爭議。反對者說,阿根廷民眾已經

習慣了通常只有一個姓氏,如果硬性規定必須有兩個姓氏,恐怕會帶

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此外,對于一些單親家庭來說,孩子姓名將成為大問題。議案規

定,如果單親孩子的母親只有一個姓氏,那麼孩子必須重復母親的姓

氏。例如母親的姓氏是羅德裏格斯,那麼孩子的姓氏就是羅德裏格斯·

羅德裏格斯,顯得非常滑稽。

 

    部分阿根廷社會學家指出,真正意義上的男女平等其實和姓名無

關。政府應該採取切實措施,讓女性在政治、經濟、社會和家庭中

擁有更大的發言權。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2/03/co

 

 

荷蘭的孩子到底跟誰姓

 

 

 

荷蘭的孩子在出生時應該獲得父親和母親的姓氏嗎?今天,第二議院投票表決是否支持民主六六黨(D66)所提出的議案。現在荷蘭的情況是,父母可以選擇孩子的姓氏,父親的姓或母親的姓,該政黨建議父母可以同時給孩子兩個姓氏。

「我認為政府目前的這個政策是不好的,我必須在我的伴侶和我自己的姓氏之間作出選擇。」目前正在懷孕等待生育的Laura Kraak、遞交第二議院議案請願書的發起者說, 「如果你可以選擇父母兩個姓氏,那就更平等了。」

Kraak請願書現已有10000個簽名。這些簽名者認為,應該可以有兩個選擇。 「不是每個人都會選擇讓孩子同時獲得父母雙方的姓氏。」Kraak 說, 「但是,必須提供給他們更多的選擇。」

目前,只有不到10%的孩子跟隨了母親的姓氏。 「這就是我認為10000個簽名相當多的原因。」Kraak 自豪地說, 「我們正漸漸地變得更加平等。這是一種新的變化,這在我們過去的傳統中是沒有的。」

第二議院今天就雙重姓氏計劃的議案投票。民主六六黨提出建議,認為父母應該能夠自我選擇,並希望政府能夠提出立法修正案。他們不想強制要求,但他們希望為父母提供額外的選擇。

該黨希望得到社會黨(14)、工黨(9)、綠色左黨(14)、動物權益黨(5)和自己黨派的議員(19)的支持,總共有61個席位。這就是必須說服自民黨(VVD)的原因。

在許多歐洲國家,已經存在雙重姓氏的選擇,例如法國、比利時、英國和西班牙。 「我們現在還與德國一起,沒有實現雙姓制度。」Laura Kraak說。

如果一個有兩個姓氏的人遇到有兩個姓氏的伴侶怎麼辦? 「你不能給孩子四個姓氏,然後變成八個,然後又變成十六個。」 對Kraak而言,解決方案是每個人最多可以擁有兩個姓氏。 「例如,你選擇父親一個姓氏和母親的一個姓氏,或母親兩個姓氏或父親的兩個姓氏,但不超過兩個。」

即使該議案今天在第二議院通過,在法律修正案到位並實施之前,也需要一些時間。「因此,對我們而言,不需要再用猜硬幣的方式解決到底孩子姓什麼了。」她笑著說, 「我認為這會改變,這樣我們就可以給孩子起一個雙重姓氏,具有追溯效力。」

 

 

 

性愛機器人席捲中國 李銀河:終會如家電般普遍

 

 

 
2019-02-07 11:21中央社 台北7日電

 

 

中國男女比例嚴重失衡。曾有學者預估,中國2050年將有3000萬

35歲至59歲單身男性,具有蓬勃情趣用品商機。中國社會學家李

銀河便分析,未來在中國買性愛機器人,會如同買家電一樣普遍。

人民日報海外版2018年曾報導,到2020年,中國約有1500萬

35歲至59歲的男子無法找到妻子;到2050年,數字將攀升到

3000萬人。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口學會會長翟振武

便分析,未來30年中國適婚年齡男性會比女性多3000萬人。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商城(JD.Com)去年中旬發布的研究數據

顯示,中國成人商品市值預計在2020年,將達90億美元規模

(約新台幣2773億元)。

 

李銀河在接受中國網路媒體「一(條)」專訪時曾表示,虛擬性愛是

人工智慧時代的一個新的發明,同時也是愛滋病蔓延的時代,最乾

淨、最安全的性。

 

她也提到,曾有預估認為,在2050年的時候,性愛機器人將會占

全人類性愛的50%。「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前景」。

 

李銀河說,到那個時候,在中國適齡的男人已經多出了3、4千萬

人,「他們永遠也找不到老婆。如果性愛機器人或者虛擬性愛能

解決一部分問題,這個也不失為一個出路」。

 

她表示,如今中國也已經在生產性愛機器人,「又能做家務、陪

聊天、大概也能做愛,才(人民幣)兩萬多塊錢」。「所以我

覺得買一個性愛機器人,很快就應該像買一個家用電器一樣那麼

容易了,一般人都負擔得起了」。

 

雖然當局對情趣產業行銷規定,使得中國情趣產業難以爆發式成

長。但法令終究難以壓服上億「人之大欲」。

 

路透便曾報導,總部位於廣東省的中國成人娃娃龍頭「金三娃

娃」,早在2016年年底便推出人工智慧(AI)性愛娃娃。每尊

的價錢介於人民幣1萬到5萬元之間。

 

星島日報報導分析,「金三娃娃」在2017年時,平均每年也能

接到3000筆左右的國內訂單,佔總銷量的20%。顯示中國人在

取悅自己這個命題上,開始慢慢覺醒,並且毫不吝嗇。

 

英國廣播公司(BBC)則引述印度班加羅爾(Bangalore)市

場研究公司Technavio分析認為,成人用品市場成長最快速的

就是印度和中國。

 

 

延伸閱讀:

 

[新聞] 誤會大了!催生金句「無後為大」竟與生子無關 https://tinyurl.com/y696zpx4

[大陸新聞] 不想被束縛 剩(盛)女不婚主義崛起   http://tinyurl.com/y9gqaqmz 2017/3/8 

[新聞] 東亞生育率超低 孔子惹的禍?    http://tinyurl.com/zfqlb8g 2015/10/12

[新聞] 性平祭祀》女兒回娘家掃墓 家族照興旺   http://tinyurl.com/lpbpvot 2009/04/04

[新聞] 女性祖墳留位 不是不可能 http://tinyurl.com/pp8l3z2 2009/04/03

小孩雙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人出頭天 未來英國王位繼承一律「男女平等」

 

 

2011年10月29日 01:13   今日新聞網    

 
 

 

 

 

 

 

 

 

 

 

 

 

 

 

 

 

 

 

 

 

 

 

 

記者葉志堅/綜合報導

英國王位繼承法28日出現歷史性的重大變革。英國首相卡麥隆宣布,16個大英國協國家領導人一致同意,廢除男性優先繼承王位的過時法律,未來在王位繼承的問題上男女一律平等。

這是英國300多年來關於王位繼承法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歷史性變革;過去長久以來,英國王位都是優先傳給兒子,除非沒有兒子才會傳給女兒。歷史上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就是因為父親喬治六世媒有生育兒子而只有2個女兒;所以才會讓身為長女的她在1952年繼承英國王位。

在新法施行後,如果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妃未來所生育的第1 個小孩是女兒,即便他們第2個小孩是兒子,也不再由弟弟優先繼承,長女即可出任英國君王。而這項新法也同時廢除英國君王不得與羅馬天主教徒結婚的禁令。



 
 
 
性平祭祀》女兒回娘家掃墓 家族照興旺

今天是清明,婦女新知基金會昨天呼籲全民共同推動性別平等的祭祀文化。婦

女新知副董事楊婉瑩鼓勵「女兒回娘家掃墓」,並呼籲內政部和勞委會將性別

平等思維納入禮儀師的考試評鑑。婦女新知指出,在台灣習俗中,女兒出嫁便

算是夫家的人。女兒的「祖」從此便不再是原生家庭,而是夫家,清明節也都

要留在夫家祭拜。

 

陽明大學助教林宜平指出,政府推行「兩個孩子恰恰好」,出現許多生了兩個

女兒的家庭。若依照習俗,這些家庭的牌位清明節都不會有子孫前來祭拜,

「政令如此,社會習俗是否也應該改變呢?」

 

林宜平的爸爸早在一九九六年,便決心要蓋一個沒有性別之分的祖墳,讓所有

林家的女兒往生後,不論已婚未婚,都可以回到祖墳享受後世香煙。

 

林宜平現場播放她一百歲姑姑回娘家掃墓的紀錄片。她笑著說,林家做了這麼

多「犯忌諱」的事,「但我們家族還是非常興旺,從來沒有受到神明的處罰!」

去年台灣開辦第一屆喪禮服務丙級職類技術士技能檢定,將古老的殯葬產業納

入專業證照制度。楊婉瑩指出,證照考試題庫中,一百五十一題的禮儀師考題

裡,有三十七題重複強調傳統禮俗中「男尊女卑」、「男內女外」的觀念。

 

這些題目包括長孫釘應由長男咬、靈位應由孝子供奉等等,在在暗示男性才是

子孫;在訃聞的撰寫考試中,也依傳統的父系模式,將「女兒排在兒子和媳婦

後面」列為正確答案。

 

楊婉瑩指出,禮儀師的其他考題多已符合現代社會需求。如懂得尊重不同族群

宗教,提及環保、公共衛生議題、甚至宣導超越死亡禁忌,建議預立遺囑,卻

獨漏對性別平等議題的反省,「難道性別禁忌會比死亡禁忌更難超越嗎?」

 

【2009/04/04 聯合報】http://udn.com/ 

 

 

女性祖墳留位 不是不可能
 

「男尊女卑的喪禮禁忌,早該被打破了。」祭祀文化男尊女卑的觀念,隨時代演進已逐漸被打破,彰化蕭家祭祖百年來首見有女性擔任主祭官;鹿谷林家祖墳為女性留位、也將女性納入族譜中,都是典型例子。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秘書長賴友梅說,東華大學副教授蕭昭君在去年彰化社頭鄉斗山祠舉行的蕭家祖祭中,擔任主祭,打破百年來禁忌,成為該家族祖祭中首見的女主祭。這段經歷,已拍成紀錄片,下周即將發行,未來將成為性別平等教育的教材。

 

陽明大學助理教授林宜平表示,她出身南投鹿谷林家,家族在921大地震後,籌建家族墓園,擬訂祖墳管理辦法時,就明訂「凡是未出嫁或離婚的林家女兒,都可以回來」。她父親也在2004年重修族譜時,將以往一片空白的女性家族成員,統統還原重登入譜。林宜平表示,她們家女兒及女婿表現良好,加上父親及長輩觀念都很開通,才能有這種改變。

 

律師尤美女則說,她母親過世時,她為了爭取性別平等,曾與哥哥、弟弟與姐妹討論了很長時間,才達成喪禮不披麻戴孝、改戴佛珠,以及兄弟姐妹共訂列名訃聞等改進方式,顯示只要觀念溝通,男尊女卑的祭祀文化還是可以改變的。

 

【2009/04/03 聯合晚報】http://udn.com/ 

 

 

延伸閱讀:

 

[新聞] 誤會大了!催生金句「無後為大」竟與生子無關 https://tinyurl.com/y696zpx4

[大陸新聞] 不想被束縛 剩(盛)女不婚主義崛起   http://tinyurl.com/y9gqaqmz 2017/3/8 

[新聞] 東亞生育率超低 孔子惹的禍?    http://tinyurl.com/zfqlb8g 2015/10/12

[新聞] 性平祭祀》女兒回娘家掃墓 家族照興旺   http://tinyurl.com/lpbpvot 2009/04/04

[新聞] 女性祖墳留位 不是不可能 http://tinyurl.com/pp8l3z2 2009/04/03

小孩雙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