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貴姓?雙姓!我姓爸爸也姓媽媽  

中國時報 2002.08.14 江靜玲/倫敦報導 
  
 

    我朋友瑪琳莫利斯,她的伴侶鄧肯林瑞其,以及他們兩人十四歲的兒子大衛
史尼爾霍金,一同出現時,由他們三人的姓氏,莫利斯、林瑞其、史尼爾霍金,
沒有人會想到或猜到,他們其實是一家人。

    英國傳統的家族姓氏觀念,如黛安娜王妃的史賓瑟家族,或英國皇室的溫莎
家族,隨現今社會觀念變遷,逐漸崩盤。過去,以父親之姓承傳的守則已面臨

戰,許多母親、甚至女方家庭的父母,爭取孩子「以母之名」訂定姓氏。或

者,為公平起見,愈來愈多的伴侶索性以兩人的姓氏為下一代的姓氏,其結果

使英國社會的「雙姓氏」幾乎成為一種新潮流。

    瑪琳莫利斯一家三口三姓氏,其中兒子史尼爾霍金為雙姓氏,是另一典型例
子。莫利斯是瑪琳前夫的家族姓氏,瑪琳離婚後沒有變更;林瑞其是鄧肯母親

姓氏;史尼爾霍金,則分別是瑪琳和鄧肯父親的族姓。他們決定把各自的父

姓加諸給兒子,弄不清楚情況的人,經常被弄得七葷八素。

    「姓氏之爭」在英國社會幾乎已成為一種社會會新現象。上一代英國女人,
婚後很自然的成為「某某太太」,其娘家姓氏從此不復存在。更甚者,已婚

婦女可能連自己的名字都不存在了。英國傳統對已婚婦女的「正式敬稱」為

「某某人的太太」,如「約翰史密斯太太」之類。過去,英國女人拿到這種

稱呼的信,不但沒有任何不快,甚至覺得,正式做法本當如此。

    可是,如今大不同。婦女不但拒絕變更夫姓,更積極爭取子女的姓氏主權。
而在結婚與家庭的關係愈來愈淡薄的今天,許多男女只是伴侶而非夫妻,其子

很自然延續父母的姓氏,加入英國現代「雙姓氏」行列。

    最新調查顯示,十個英國婦女中,有六個人認為,讓子女承繼父親的姓氏,
是「性別歧視」。每三個英國男性中,則有一個人支持英國婦女的這項觀點。

達63%的英國婦女,表明拒絕讓子女繼承父姓。

    「雙姓氏」在英國原是貴族階級象徵之一如今卻已泛濫到成為一種現代

係中的妥協產物,但至少還算是合理的解決之道。最令戶政單位捉狂的是,

38%的英國人,決定在父母姓氏外,另替子女「創造」一個新的姓氏。一

對喜歡足球和爵士樂的父母,為他們的子女創造一個叫做「足球爵士樂」

(Football Jazz)的雙姓氏。英國戶政單位依法沒有理由拒絕。

    在雙姓氏逐漸充斥的英國社會中英國就算是一個再自由、再民主的國家,
戶政單位也感到快吃不消了,遑論戶口調查時的混亂。更令人擔心的是,這

些新一代的「雙姓氏」未來遇到另一個「雙姓氏」時,他們的子女,是否要

變成「雙雙姓氏」呢?
 

 

 

荷蘭的孩子到底跟誰姓

荷蘭的孩子在出生時應該獲得父親和母親的姓氏嗎?今天,第二議院投票表決是否支持民主六六黨(D66)所提出的議案。現在荷蘭的情況是,父母可以選擇孩子的姓氏,父親的姓或母親的姓,該政黨建議父母可以同時給孩子兩個姓氏。

「我認為政府目前的這個政策是不好的,我必須在我的伴侶和我自己的姓氏之間作出選擇。」目前正在懷孕等待生育的Laura Kraak、遞交第二議院議案請願書的發起者說, 「如果你可以選擇父母兩個姓氏,那就更平等了。」

Kraak請願書現已有10000個簽名。這些簽名者認為,應該可以有兩個選擇。 「不是每個人都會選擇讓孩子同時獲得父母雙方的姓氏。」Kraak 說, 「但是,必須提供給他們更多的選擇。」

目前,只有不到10%的孩子跟隨了母親的姓氏。 「這就是我認為10000個簽名相當多的原因。」Kraak 自豪地說, 「我們正漸漸地變得更加平等。這是一種新的變化,這在我們過去的傳統中是沒有的。」

第二議院今天就雙重姓氏計劃的議案投票。民主六六黨提出建議,認為父母應該能夠自我選擇,並希望政府能夠提出立法修正案。他們不想強制要求,但他們希望為父母提供額外的選擇。

該黨希望得到社會黨(14)、工黨(9)、綠色左黨(14)、動物權益黨(5)和自己黨派的議員(19)的支持,總共有61個席位。這就是必須說服自民黨(VVD)的原因。

在許多歐洲國家,已經存在雙重姓氏的選擇,例如法國、比利時、英國和西班牙。 「我們現在還與德國一起,沒有實現雙姓制度。」Laura Kraak說。

如果一個有兩個姓氏的人遇到有兩個姓氏的伴侶怎麼辦? 「你不能給孩子四個姓氏,然後變成八個,然後又變成十六個。」 對Kraak而言,解決方案是每個人最多可以擁有兩個姓氏。 「例如,你選擇父親一個姓氏和母親的一個姓氏,或母親兩個姓氏或父親的兩個姓氏,但不超過兩個。」

即使該議案今天在第二議院通過,在法律修正案到位並實施之前,也需要一些時間。「因此,對我們而言,不需要再用猜硬幣的方式解決到底孩子姓什麼了。」她笑著說, 「我認為這會改變,這樣我們就可以給孩子起一個雙重姓氏,具有追溯效力。」

 

 

性愛機器人席捲中國 李銀河:終會如家電般普遍

 

 

 

 

2019-02-07 11:21中央社 台北7日電

 

 

中國男女比例嚴重失衡。曾有學者預估,中國2050年將有3000萬

35歲至59歲單身男性,具有蓬勃情趣用品商機。中國社會學家李

銀河便分析,未來在中國買性愛機器人,會如同買家電一樣普遍。

人民日報海外版2018年曾報導,到2020年,中國約有1500萬

35歲至59歲的男子無法找到妻子;到2050年,數字將攀升到

3000萬人。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口學會會長翟振武

便分析,未來30年中國適婚年齡男性會比女性多3000萬人。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商城(JD.Com)去年中旬發布的研究數據

顯示,中國成人商品市值預計在2020年,將達90億美元規模

(約新台幣2773億元)。

 

李銀河在接受中國網路媒體「一(條)」專訪時曾表示,虛擬性愛是

人工智慧時代的一個新的發明,同時也是愛滋病蔓延的時代,最乾

淨、最安全的性。

 

她也提到,曾有預估認為,在2050年的時候,性愛機器人將會占

全人類性愛的50%。「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前景」。

 

李銀河說,到那個時候,在中國適齡的男人已經多出了3、4千萬

人,「他們永遠也找不到老婆。如果性愛機器人或者虛擬性愛能

解決一部分問題,這個也不失為一個出路」。

 

她表示,如今中國也已經在生產性愛機器人,「又能做家務、陪

聊天、大概也能做愛,才(人民幣)兩萬多塊錢」。「所以我

覺得買一個性愛機器人,很快就應該像買一個家用電器一樣那麼

容易了,一般人都負擔得起了」。

 

雖然當局對情趣產業行銷規定,使得中國情趣產業難以爆發式成

長。但法令終究難以壓服上億「人之大欲」。

 

路透便曾報導,總部位於廣東省的中國成人娃娃龍頭「金三娃

娃」,早在2016年年底便推出人工智慧(AI)性愛娃娃。每尊

的價錢介於人民幣1萬到5萬元之間。

 

星島日報報導分析,「金三娃娃」在2017年時,平均每年也能

接到3000筆左右的國內訂單,佔總銷量的20%。顯示中國人在

取悅自己這個命題上,開始慢慢覺醒,並且毫不吝嗇。

 

英國廣播公司(BBC)則引述印度班加羅爾(Bangalore)市

場研究公司Technavio分析認為,成人用品市場成長最快速的

就是印度和中國。

延伸閱讀:

 

[新聞] 誤會大了!催生金句「無後為大」竟與生子無關 https://tinyurl.com/y696zpx4

[大陸新聞] 不想被束縛 剩(盛)女不婚主義崛起   http://tinyurl.com/y9gqaqmz 2017/3/8 

[新聞] 東亞生育率超低 孔子惹的禍?    http://tinyurl.com/zfqlb8g 2015/10/12

[新聞] 性平祭祀》女兒回娘家掃墓 家族照興旺   http://tinyurl.com/lpbpvot 2009/04/04

[新聞] 女性祖墳留位 不是不可能 http://tinyurl.com/pp8l3z2 2009/04/0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孩雙姓 的頭像
    小孩雙姓

    小孩雙姓(《姓名權》平等)是世界潮流!

    小孩雙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