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1 23:03:00 東森新聞
 

▲單身沒有錯!一個人也有一個人的快樂。(圖/翻攝PEXELS)

 

時尚中心/台北報導

 

少子化社會來臨,但為了「增產報國」進入婚姻,真的是好事嗎?Mr.Right、Miss.Right就是沒出現,那有什麼辦法呢,專注在自己的單身生活中,也是另一種快樂。要記得,從來沒有人說「不結婚,是錯的」!

 

根據美國研究統計,現今社會中25歲以上仍是單身的比例為20%(約4200萬人),與60年代僅有9%未婚的比例增長劇烈。美國社會學家Bella DePaulo多年來致力於研究「單身」議題,60歲的她至今未婚,但依舊快樂無比。

 

兩個人有兩個人的快樂,一個人也有一個人的快樂,究竟哪些快樂是單身的人才能享受的,以下3點報你知,可別再以為「與別人分享的生活『更』開心」了,你現在的生活也是很好的呦~

【1】單身的人更有自信

▲單身的人更能專注享受自己生活中的樂趣。(圖/翻攝PEXELS)

單身的人沒有家累,在生活中、工作上都能專注在「自己享受的快樂」上。不必配合別人的時間,善用許多個人時間學習新鮮事,久而久之從外在獲得的能量是源源不絕的。Bella DePaulo研究發現,與單身者相比,非單的人因為長期相處,容易受到對方心情影響,進而產生孤獨感。

【2】單身的人心態更開放

▲單身的人依舊跟朋友們保持緊密聯繫的關係,社交圈依舊寬廣。(圖/翻攝PEXELS)

 

已婚人士的社交圈會越來越小,因為時間奉獻給家庭,能出去社交的時間少了許多。與此相比,單身的人樂於認識新朋友、學習新鮮事,能跟新舊朋友常常聯絡,反而與周遭的人有更緊密的連結。



 

【3】單身的人不被外界束縛,更知道什麼是自己想要的

▲單身的人知道自己為何單身,人生不被親戚定義下一步在哪裡。(圖/翻攝PEXELS)

 

周圍已經結婚的朋友們,時常把老公、小孩放在比自己更重要的地位上,這也是為什麼時常有「家裡剩一個黃臉婆」的故事傳出,結婚的女人沒有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反而失去了自我魅力。

 

但單身的人絕不會這樣,沒那麼早投入婚姻,不代表不想婚,而只是沒遇到對的人。對於單身的人來說,結婚不代表就是正確的選擇,成功脫逃親朋好友的「關心詢問」,人生只會一直不停的被「什麼時候生小孩」等下一步規劃追著跑。

 

請謹記:結婚不是為了符合別人的期待,選擇單身也不是錯。


原文網址: 不結婚沒有錯!「單身化社會」來臨 一個人更好過 | ETNEWS運動雲 | ETNEWS新聞雲 http://sports.ettoday.net/news/925560#ixzz4i9ntGcIC 

 

延伸閱讀:

[大陸新聞] 不想被束縛 剩(盛)女不婚主義崛起   http://tinyurl.com/y9gqaqmz 2017/3/8 

[新聞] 獨身王國!美國單身人口逾半  2014/9/28  http://tinyurl.com/m5l5hqv

[新聞] 蘭萱:回家就要像度假 https://tinyurl.com/y8z4xzzp 

 

[新聞] 單身教會我們的七件事 2016-10-06   https://tinyurl.com/yajjr9lz

 

[新聞] 敗犬萬歲!研究:單身和智商有關,沒對象是因為「你太聰明」   https://tinyurl.com/yc5zt9wz

 

[新聞] 心理醫師證實單身意想不到的9種優點  https://tinyurl.com/yabkccce

 

[新聞] 情人節又要被放閃 專家:單身才是贏家  2016年08月08日   https://tinyurl.com/y7g5dxms

 

[新聞] 有了自由就回不去! 不婚女:喜歡獨居很奇怪嗎?  2017-04-14   http://tinyurl.com/mr2njq8

 

[新聞] 「單身化社會」來臨 一個人更好過  2017/5/21  http://tinyurl.com/y8k82lzz

[新聞] 我單身,我驕傲。一個人也能過的很好!三件單身女孩才懂的專屬小確幸        2017-06- 06                                 http://tinyurl.com/yapttff4     

[閒聊] 男權會殺人!!! vs. 房思琪們 http://tinyurl.com/l7sjbgp

小孩雙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 sony577 (雙姓:《姓名權》平等!) 看板 Teacher

標題 [閒聊] 男權會殺人 vs. 房思琪們

時間 Thu May 18 19:23:42 2017

───────────────────────────────────────

首先

對於<失身>的疑問: 身體是自己的 怎麼會<失去>???

(身體是要為誰"保留"? 怎不去問問: 男人婚前有<失身>嗎???)

 

男權社會裡, 是把女人當人看??? 還是當東西(或禮物)看待???

若女人被當東西(禮物)看待, 那一旦拆封, 不就沒"價值"了嗎???

(這種人生, 如何不辛苦???)

(為男權設計的<遊戲規則>, 還真會把女人吃得死死的!!!)

 

看到網路上有些房思琪說, 會覺得自己髒...

那...狼師(或強暴犯), 他們也有使用到"性器官",

他們怎不覺得他們自己髒????????

(事實上 那些狼師: 可能有性幻想、戀童廦、性傾向偏差

 和性生活不協調等病症

 卻沒去<精神科>就醫治療! 沒去尋求醫生的幫助!)

 

因此 被性侵的男房思琪們與女房思琪們

應該把傷害當成"暴力"傷害吧! 而不是什麼"貞節的"污染....

 

貞節(和貞節牌坊ㄧ樣)是<男權的產物>!!!

是把女人當<東西>, 當<禮物>看待!!!

不是當"人"看待!!!

 

很多男權社會下的男人 老早不是<處男>!!! 而且"有染"多人

請問 他們可曾為<非處男>一事 去自殺????????

 

請房思琪們~~ 跳脫"髒的"父權邏輯思考!!!

 

<男權>會殺人!!!

<男權>箝制女人的心靈!!!

(房思琪們 不是被<子彈>打死的! 是被<男權>逼瘋! 逼死的!)

 

<雙姓>: 能更完整保障女人!!!   

 

 

P.S.  這社會上 一定會有"壞人" 一定會有"強暴犯"

       房思琪們 不幸受害 就是用自己去<擋子彈>!!!

       救了"後面的"女孩 免受"同樣的"傷害.....

 

       若沒她們去<擋子彈> 後面一樣會有"其他女孩"受害!!!

       (除非 這世上100%都是好人 或防治犯罪工作做到100%)

 

 

延伸閱讀:

 

[新聞] 單身教會我們的七件事 2016-10-06   https://tinyurl.com/yajjr9lz

[新聞] 敗犬萬歲!研究:單身和智商有關,沒對象是因為「你太聰明」   https://tinyurl.com/yc5zt9wz

[新聞] 心理醫師證實單身意想不到的9種優點  https://tinyurl.com/yabkccce

[新聞] 情人節又要被放閃 專家:單身才是贏家  2016年08月08日   https://tinyurl.com/y7g5dxms

[新聞] 有了自由就回不去! 不婚女:喜歡獨居很奇怪嗎?  2017-04-14   http://tinyurl.com/mr2njq8

[新聞] 「單身化社會」來臨 一個人更好過  2017/5/21  http://tinyurl.com/y8k82lzz

小孩雙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雙姓制

2014-06-27 來源:今晚報    

在中國,長期以來子女基本是跟隨父姓,儘管法律規定的是“子女可隨父姓,可隨母姓”,但實際上,孩子跟隨母姓的比例很小。

然而,子隨父姓這一傳統在當今社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三十多年前,中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除了在人口稀少的少數民族地區以外,要普遍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以便把人口增長率盡快控制住”。如今,當年那一批“獨一代”已三十歲左右,進入婚育高峰,而現代女性的家庭、社會地位也越來越高,她們中的有些人就提出了孩子跟隨母姓的要求。

 

父母雙方都是獨苗苗,孩子到底該跟誰姓?不少家庭因“冠姓權”而鬧得不可開交。於是,“雙姓制”便成為解決這一矛盾的權宜之法。

所謂“雙姓制”,就是把父母姓氏合到一起作為孩子姓氏,或直接作為孩子全名。每當新生入園報名時,阿姨們發現很多孩子的姓氏​​已不再是單純地隨爸爸或媽媽那麼簡單,將爸爸媽媽的姓氏組合成的“複姓”常看得她們眼花繚亂,如“李楊”、 “週陳”等。對此,有一些社會學家認為:姓名只是人的一個社會標籤,是一個符號,並不代表什麼,孩子到底跟誰的姓,應以家庭情感為重,盡量要兼顧夫妻雙方的心理需要。

從長遠來看,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雙姓制”。這不僅有利於解決“獨二代”隨誰姓的問題,也可以淡化“傳宗接代”的傳統思想,使人們的意識更開放、更現代,自由度更高。

http://www.kaixian.tv/gd/2014/0627/6646343.html

 

 

[新聞] 80後獨生夫妻為後代取“雙姓”漸流行         

2011年04月16日   澳洲日報

 

  生活在大城市裡的“80後”大多是獨生子女,如今他們有的已步入而立之年,還結婚生子,建立了自己的家庭。然而,由於夫妻雙方都是獨生 子,對於孩子該跟誰姓反而成了80後獨生代夫妻們最關心的問題。近日來記者走訪羊城發現,為了解決這個可能導致家庭不和的棘手問題,80後家庭開始流行起 為後代取“雙姓”。

  所謂“雙姓”,就是將父母雙方的姓氏合在一起成為一個類似新姓的模樣,但是他們不同於“歐陽”、“司馬”等複姓,為了將二者區別開,法規上便定其名為“雙姓”。擁有“雙姓”以後,姓名的重覆率也將會大大降低。

  在廣州土生土長的羅應生與妻子龐娟都是獨生子女,兒子出生後他們對於孩子該跟誰姓的問題一直爭執不下。龐娟說,雖然是外孫女,但是自己的父母希望獨苗孫子可以跟着娘家姓,可是礙於中國傳統子隨父姓的觀念深入人心,所以丈夫一家對此不願妥協。

  “後來聽到我一個朋友為他們的孩子取了‘雙姓’,聽起來挺不錯的,於是我就想到把羅姓和龐姓並列放進兒子的姓氏裡。”羅應生說,“這樣一來既保留了傳統,又不會得罪岳父家人,可謂是兩全其美,而且取了‘雙姓’以後就很難跟別人重名了,一舉多得。”

  30歲的黃傑與妻子去年生下了一個女兒,妻子姓洪,為了感謝妻子,黃傑最後決定給孩子起名為“黃洪姿盈”。黃傑說,“孩子是他們夫妻的愛情結晶,為了讓妻子感受到我對她的愛,所以我就將兩個姓放在一起為孩子取名,丈母娘知道以後也很開心。”

  廣東省社會工作學會學者王建平對此分析認為,在以前家裏子女多的時候,如果遇到類似的姓氏問題,父母可以通過“協調”、“互補”來使男女雙方家 長滿意,至少每個家庭都能有孩子來繼承自己的姓氏,可是隨着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生的第一代獨生子女進入結婚生育高峰期,便開始出現了新的問題,從現在的情 況看來,以“雙姓”的方式確實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而且從社會影響上來看,有了雙姓以後,還能一定程度的解決人口姓氏重覆的問題。

  另外,王建平還認為中國自古只傳承父姓,如今不少母親要求把自己姓氏加進孩子的名字裡,還顯示了女性在家裏地位以及權力的提升,更主要的是表現了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重視。

http://dailynews.sina.com/bg/chn/chnnews/ausdaily/20110416/14412376520.html

 

 

 

荷蘭的孩子到底跟誰姓

 

荷蘭的孩子在出生時應該獲得父親和母親的姓氏嗎?今天,第二議院投票表決是否支持民主六六黨(D66)所提出的議案。現在荷蘭的情況是,父母可以選擇孩子的姓氏​​,父親的姓或母親的姓,該政黨建議父母可以同時給孩子兩個姓氏。

“我認為政府目前的這個政策是不好的,我必須在我的伴侶和我自己的姓氏之間作出選擇。”目前正在懷孕等待生育的Laura Kraak、遞交第二議院議案請願書的發起者說, “如果你可以選擇父母兩個姓氏,那就更平等了。”

Kraak請願書現已有10000個簽名。這些簽名者認為,應該可以有兩個選擇。“不是每個人都會選擇讓孩子同時獲得父母雙方的姓氏。”Kraak 說, “但是,必須提供給他們更多的選擇。”

目前,只有不到10%的孩子跟隨了母親的姓氏。“這就是我認為10000個簽名相當多的原因。”Kraak 自豪地說, “我們正漸漸地變得更加平等。這是一種新的變化,這在我們過去的傳統中是沒有的。”

第二議院今天就雙重姓氏計劃的議案投票。民主六六黨提出建議,認為父母應該能夠自我選擇,並希望政府能夠提出立法修正案。他們不想強制要求,但他們希望為父母提供額外的選擇。

該黨希望得到社會黨(14)、工黨(9)、綠色左黨(14)、動物權益黨(5)和自己黨派的議員(19)的支持,總共有61個席位。這就是必須說服自民黨(VVD)的原因。

在許多歐洲國家,已經存在雙重姓氏的選擇,例如法國、比利時、英國和西班牙。“我們現在還與德國一起,沒有實現雙姓制度。”Laura Kraak說。

如果一個有兩個姓氏的人遇到有兩個姓氏的伴侶怎麼辦?“你不能給孩子四個姓氏,然後變成八個,然後又變成十六個。” 對Kraak而言,解決方案是每個人最多可以擁有兩個姓氏。“例如,你選擇父親一個姓氏和母親的一個姓氏,或母親兩個姓氏或父親的兩個姓氏,但不超過兩個。”

即使該議案今天在第二議院通過,在法律修正案到位並實施之前,也需要一些時間。“因此,對我們而言,不需要再用猜硬幣的方式解決到底孩子姓什麼了。”她笑著說, “我認為這會改變,這樣我們就可以給孩子起一個雙重姓氏,具有追溯效力。”

https://tinyurl.com/ycacsvme

延伸閱讀:

 

[新聞] 誤會大了!催生金句「無後為大」竟與生子無關  https://tinyurl.com/y696zpx4

[大陸新聞] 不想被束縛 剩(盛)女不婚主義崛起   http://tinyurl.com/y9gqaqmz 2017/3/8 

[新聞] 東亞生育率超低 孔子惹的禍?    http://tinyurl.com/zfqlb8g 2015/10/12

[新聞] 性平祭祀》女兒回娘家掃墓 家族照興旺   http://tinyurl.com/lpbpvot 2009/04/04

[新聞] 女性祖墳留位 不是不可能 http://tinyurl.com/pp8l3z2 2009/04/03

小孩雙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0後獨生夫妻為後代取“雙姓”漸流行         2011年04月16日   澳洲日報

 

  生活在大城市裡的“80後”大多是獨生子女,如今他們有的已步入而立之年,還結婚生子,建立了自己的家庭。然而,由於夫妻雙方都是獨生 子,對於孩子該跟誰姓反而成了80後獨生代夫妻們最關心的問題。近日來記者走訪羊城發現,為了解決這個可能導致家庭不和的棘手問題,80後家庭開始流行起 為後代取“雙姓”。

  所謂“雙姓”,就是將父母雙方的姓氏合在一起成為一個類似新姓的模樣,但是他們不同於“歐陽”、“司馬”等複姓,為了將二者區別開,法規上便定其名為“雙姓”。擁有“雙姓”以後,姓名的重覆率也將會大大降低。

  在廣州土生土長的羅應生與妻子龐娟都是獨生子女,兒子出生後他們對於孩子該跟誰姓的問題一直爭執不下。龐娟說,雖然是外孫女,但是自己的父母希望獨苗孫子可以跟着娘家姓,可是礙於中國傳統子隨父姓的觀念深入人心,所以丈夫一家對此不願妥協。

  “後來聽到我一個朋友為他們的孩子取了‘雙姓’,聽起來挺不錯的,於是我就想到把羅姓和龐姓並列放進兒子的姓氏裡。”羅應生說,“這樣一來既保留了傳統,又不會得罪岳父家人,可謂是兩全其美,而且取了‘雙姓’以後就很難跟別人重名了,一舉多得。”

  30歲的黃傑與妻子去年生下了一個女兒,妻子姓洪,為了感謝妻子,黃傑最後決定給孩子起名為“黃洪姿盈”。黃傑說,“孩子是他們夫妻的愛情結晶,為了讓妻子感受到我對她的愛,所以我就將兩個姓放在一起為孩子取名,丈母娘知道以後也很開心。”

  廣東省社會工作學會學者王建平對此分析認為,在以前家裏子女多的時候,如果遇到類似的姓氏問題,父母可以通過“協調”、“互補”來使男女雙方家 長滿意,至少每個家庭都能有孩子來繼承自己的姓氏,可是隨着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生的第一代獨生子女進入結婚生育高峰期,便開始出現了新的問題,從現在的情 況看來,以“雙姓”的方式確實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而且從社會影響上來看,有了雙姓以後,還能一定程度的解決人口姓氏重覆的問題。

  另外,王建平還認為中國自古只傳承父姓,如今不少母親要求把自己姓氏加進孩子的名字裡,還顯示了女性在家裏地位以及權力的提升,更主要的是表現了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重視。

http://dailynews.sina.com/bg/chn/chnnews/ausdaily/20110416/14412376520.html

另則相關新聞:                  雙姓制

2014-06-27 來源:今晚報    

在中國,長期以來子女基本是跟隨父姓,儘管法律規定的是“子女可隨父姓,可隨母姓”,但實際上,孩子跟隨母姓的比例很小。

然而,子隨父姓這一傳統在當今社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三十多年前,中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除了在人口稀少的少數民族地區以外,要普遍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以便把人口增長率盡快控制住”。如今,當年那一批“獨一代”已三十歲左右,進入婚育高峰,而現代女性的家庭、社會地位也越來越高,她們中的有些人就提出了孩子跟隨母姓的要求。

父母雙方都是獨苗苗,孩子到底該跟誰姓?不少家庭因“冠姓權”而鬧得不可開交。於是,“雙姓制”便成為解決這一矛盾的權宜之法。

所謂“雙姓制”,就是把父母姓氏合到一起作為孩子姓氏,或直接作為孩子全名。每當新生入園報名時,阿姨們發現很多孩子的姓氏​​已不再是單純地隨爸爸或媽媽那麼簡單,將爸爸媽媽的姓氏組合成的“複姓”常看得她們眼花繚亂,如“李楊”、 “週陳”等。對此,有一些社會學家認為:姓名只是人的一個社會標籤,是一個符號,並不代表什麼,孩子到底跟誰的姓,應以家庭情感為重,盡量要兼顧夫妻雙方的心理需要。

從長遠來看,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雙姓制”。這不僅有利於解決“獨二代”隨誰姓的問題,也可以淡化“傳宗接代”的傳統思想,使人們的意識更開放、更現代,自由度更高。

 

http://www.kaixian.tv/gd/2014/0627/6646343.html

 

延伸閱讀:

[新聞] 誤會大了!催生金句「無後為大」竟與生子無關 https://tinyurl.com/y696zpx4

 

小孩雙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性平祭祀》女兒回娘家掃墓 家族照興旺

今天是清明,婦女新知基金會昨天呼籲全民共同推動性別平等的祭祀文化。婦

女新知副董事楊婉瑩鼓勵「女兒回娘家掃墓」,並呼籲內政部和勞委會將性別

平等思維納入禮儀師的考試評鑑。婦女新知指出,在台灣習俗中,女兒出嫁便

算是夫家的人。女兒的「祖」從此便不再是原生家庭,而是夫家,清明節也都

要留在夫家祭拜。

 

陽明大學助教林宜平指出,政府推行「兩個孩子恰恰好」,出現許多生了兩個

女兒的家庭。若依照習俗,這些家庭的牌位清明節都不會有子孫前來祭拜,

「政令如此,社會習俗是否也應該改變呢?」

 

林宜平的爸爸早在一九九六年,便決心要蓋一個沒有性別之分的祖墳,讓所有

林家的女兒往生後,不論已婚未婚,都可以回到祖墳享受後世香煙。

 

林宜平現場播放她一百歲姑姑回娘家掃墓的紀錄片。她笑著說,林家做了這麼

多「犯忌諱」的事,「但我們家族還是非常興旺,從來沒有受到神明的處罰!」

去年台灣開辦第一屆喪禮服務丙級職類技術士技能檢定,將古老的殯葬產業納

入專業證照制度。楊婉瑩指出,證照考試題庫中,一百五十一題的禮儀師考題

裡,有三十七題重複強調傳統禮俗中「男尊女卑」、「男內女外」的觀念。

 

這些題目包括長孫釘應由長男咬、靈位應由孝子供奉等等,在在暗示男性才是

子孫;在訃聞的撰寫考試中,也依傳統的父系模式,將「女兒排在兒子和媳婦

後面」列為正確答案。

 

楊婉瑩指出,禮儀師的其他考題多已符合現代社會需求。如懂得尊重不同族群

宗教,提及環保、公共衛生議題、甚至宣導超越死亡禁忌,建議預立遺囑,卻

獨漏對性別平等議題的反省,「難道性別禁忌會比死亡禁忌更難超越嗎?」

 

【2009/04/04 聯合報】http://udn.com/ 

 

 

 

女性祖墳留位 不是不可能
 

「男尊女卑的喪禮禁忌,早該被打破了。」祭祀文化男尊女卑的觀念,隨時代演進已逐漸被打破,彰化蕭家祭祖百年來首見有女性擔任主祭官;鹿谷林家祖墳為女性留位、也將女性納入族譜中,都是典型例子。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秘書長賴友梅說,東華大學副教授蕭昭君在去年彰化社頭鄉斗山祠舉行的蕭家祖祭中,擔任主祭,打破百年來禁忌,成為該家族祖祭中首見的女主祭。這段經歷,已拍成紀錄片,下周即將發行,未來將成為性別平等教育的教材。

 

陽明大學助理教授林宜平表示,她出身南投鹿谷林家,家族在921大地震後,籌建家族墓園,擬訂祖墳管理辦法時,就明訂「凡是未出嫁或離婚的林家女兒,都可以回來」。她父親也在2004年重修族譜時,將以往一片空白的女性家族成員,統統還原重登入譜。林宜平表示,她們家女兒及女婿表現良好,加上父親及長輩觀念都很開通,才能有這種改變。

 

律師尤美女則說,她母親過世時,她為了爭取性別平等,曾與哥哥、弟弟與姐妹討論了很長時間,才達成喪禮不披麻戴孝、改戴佛珠,以及兄弟姐妹共訂列名訃聞等改進方式,顯示只要觀念溝通,男尊女卑的祭祀文化還是可以改變的。

 

【2009/04/03 聯合晚報】http://udn.com/ 

 

 

舊習新思維 「初二回娘家」盼打破

 

 

(中央社記者謝佳珍台北4日電)出嫁女兒初二回娘家、女性生理期間不能持香拜拜,傳統習俗往往藏著重男輕女的觀念。內政部決定在3月的全國婦女國是會議討論,提出與時俱進作法,為傳統習俗注入新思維。

隨著時代不斷進步,民眾性別平等意識提升,在政府與民間婦女團體的努力下,台灣女性在各方面的權利有長足進步。

例如,2005年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通過決議,要全面改革貶抑與歧視女性的民俗儀典;2008年內政部修改祭祀公業條例,賦予女性享有繼承祭祀產權的權利,改變以往女性不能進入祠堂祭祖,名字不被列入家族祖譜的習俗。

農曆春節是華人社會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全家人會在除夕夜吃團圓飯、守歲,大年初二則是出嫁女兒回娘家的日子,這些傳統民俗禮儀已潛移默化、深植人心。

內政部呼籲配合現代環境變遷,以平等尊重的思維,改變男尊女卑、本家/外家的傳統觀念,例如除夕圍爐、初二回娘家習俗,建議以家族成員需求為團聚時間,而非傳統的婆家守歲圍爐。

內政部表示,3月7日、8日將舉辦「全國婦女國是會議」並提出「性別平等政策綱領」,其中「習俗文化」將是國是會議與政策綱領中重要的討論議題。內政部希望透過國是會議的討論,為政策綱領帶來與時俱進的作法,也為傳統習俗注入新的觀點與思維。

 

延伸閱讀:

 

[新聞] 誤會大了!催生金句「無後為大」竟與生子無關 https://tinyurl.com/y696zpx4

[大陸新聞] 不想被束縛 剩(盛)女不婚主義崛起   http://tinyurl.com/y9gqaqmz 2017/3/8 

[新聞] 東亞生育率超低 孔子惹的禍?    http://tinyurl.com/zfqlb8g 2015/10/12

[新聞] 女性祖墳留位 不是不可能 http://tinyurl.com/pp8l3z2 2009/04/03

小孩雙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貴姓?雙姓!我姓爸爸也姓媽媽  

中國時報 2002.08.14 江靜玲/倫敦報導 
  
 

    我朋友瑪琳莫利斯,她的伴侶鄧肯林瑞其,以及他們兩人十四歲的兒子大衛
史尼爾霍金,一同出現時,由他們三人的姓氏,莫利斯、林瑞其、史尼爾霍金,
沒有人會想到或猜到,他們其實是一家人。

    英國傳統的家族姓氏觀念,如黛安娜王妃的史賓瑟家族,或英國皇室的溫莎
家族,隨現今社會觀念變遷,逐漸崩盤。過去,以父親之姓承傳的守則已面臨

戰,許多母親、甚至女方家庭的父母,爭取孩子「以母之名」訂定姓氏。或

者,為公平起見,愈來愈多的伴侶索性以兩人的姓氏為下一代的姓氏,其結果

使英國社會的「雙姓氏」幾乎成為一種新潮流。

    瑪琳莫利斯一家三口三姓氏,其中兒子史尼爾霍金為雙姓氏,是另一典型例
子。莫利斯是瑪琳前夫的家族姓氏,瑪琳離婚後沒有變更;林瑞其是鄧肯母親

姓氏;史尼爾霍金,則分別是瑪琳和鄧肯父親的族姓。他們決定把各自的父

姓加諸給兒子,弄不清楚情況的人,經常被弄得七葷八素。

    「姓氏之爭」在英國社會幾乎已成為一種社會會新現象。上一代英國女人,
婚後很自然的成為「某某太太」,其娘家姓氏從此不復存在。更甚者,已婚

婦女可能連自己的名字都不存在了。英國傳統對已婚婦女的「正式敬稱」為

「某某人的太太」,如「約翰史密斯太太」之類。過去,英國女人拿到這種

稱呼的信,不但沒有任何不快,甚至覺得,正式做法本當如此。

    可是,如今大不同。婦女不但拒絕變更夫姓,更積極爭取子女的姓氏主權。
而在結婚與家庭的關係愈來愈淡薄的今天,許多男女只是伴侶而非夫妻,其子

很自然延續父母的姓氏,加入英國現代「雙姓氏」行列。

    最新調查顯示,十個英國婦女中,有六個人認為,讓子女承繼父親的姓氏,
是「性別歧視」。每三個英國男性中,則有一個人支持英國婦女的這項觀點。

達63%的英國婦女,表明拒絕讓子女繼承父姓。

    「雙姓氏」在英國原是貴族階級象徵之一如今卻已泛濫到成為一種現代

係中的妥協產物,但至少還算是合理的解決之道。最令戶政單位捉狂的是,

38%的英國人,決定在父母姓氏外,另替子女「創造」一個新的姓氏。一

對喜歡足球和爵士樂的父母,為他們的子女創造一個叫做「足球爵士樂」

(Football Jazz)的雙姓氏。英國戶政單位依法沒有理由拒絕。

    在雙姓氏逐漸充斥的英國社會中英國就算是一個再自由、再民主的國家,
戶政單位也感到快吃不消了,遑論戶口調查時的混亂。更令人擔心的是,這

些新一代的「雙姓氏」未來遇到另一個「雙姓氏」時,他們的子女,是否要

變成「雙雙姓氏」呢?
 

 

 

荷蘭的孩子到底跟誰姓

荷蘭的孩子在出生時應該獲得父親和母親的姓氏嗎?今天,第二議院投票表決是否支持民主六六黨(D66)所提出的議案。現在荷蘭的情況是,父母可以選擇孩子的姓氏,父親的姓或母親的姓,該政黨建議父母可以同時給孩子兩個姓氏。

「我認為政府目前的這個政策是不好的,我必須在我的伴侶和我自己的姓氏之間作出選擇。」目前正在懷孕等待生育的Laura Kraak、遞交第二議院議案請願書的發起者說, 「如果你可以選擇父母兩個姓氏,那就更平等了。」

Kraak請願書現已有10000個簽名。這些簽名者認為,應該可以有兩個選擇。 「不是每個人都會選擇讓孩子同時獲得父母雙方的姓氏。」Kraak 說, 「但是,必須提供給他們更多的選擇。」

目前,只有不到10%的孩子跟隨了母親的姓氏。 「這就是我認為10000個簽名相當多的原因。」Kraak 自豪地說, 「我們正漸漸地變得更加平等。這是一種新的變化,這在我們過去的傳統中是沒有的。」

第二議院今天就雙重姓氏計劃的議案投票。民主六六黨提出建議,認為父母應該能夠自我選擇,並希望政府能夠提出立法修正案。他們不想強制要求,但他們希望為父母提供額外的選擇。

該黨希望得到社會黨(14)、工黨(9)、綠色左黨(14)、動物權益黨(5)和自己黨派的議員(19)的支持,總共有61個席位。這就是必須說服自民黨(VVD)的原因。

在許多歐洲國家,已經存在雙重姓氏的選擇,例如法國、比利時、英國和西班牙。 「我們現在還與德國一起,沒有實現雙姓制度。」Laura Kraak說。

如果一個有兩個姓氏的人遇到有兩個姓氏的伴侶怎麼辦? 「你不能給孩子四個姓氏,然後變成八個,然後又變成十六個。」 對Kraak而言,解決方案是每個人最多可以擁有兩個姓氏。 「例如,你選擇父親一個姓氏和母親的一個姓氏,或母親兩個姓氏或父親的兩個姓氏,但不超過兩個。」

即使該議案今天在第二議院通過,在法律修正案到位並實施之前,也需要一些時間。「因此,對我們而言,不需要再用猜硬幣的方式解決到底孩子姓什麼了。」她笑著說, 「我認為這會改變,這樣我們就可以給孩子起一個雙重姓氏,具有追溯效力。」

 

 

性愛機器人席捲中國 李銀河:終會如家電般普遍

 

 

 

 

2019-02-07 11:21中央社 台北7日電

 

 

中國男女比例嚴重失衡。曾有學者預估,中國2050年將有3000萬

35歲至59歲單身男性,具有蓬勃情趣用品商機。中國社會學家李

銀河便分析,未來在中國買性愛機器人,會如同買家電一樣普遍。

人民日報海外版2018年曾報導,到2020年,中國約有1500萬

35歲至59歲的男子無法找到妻子;到2050年,數字將攀升到

3000萬人。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口學會會長翟振武

便分析,未來30年中國適婚年齡男性會比女性多3000萬人。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商城(JD.Com)去年中旬發布的研究數據

顯示,中國成人商品市值預計在2020年,將達90億美元規模

(約新台幣2773億元)。

 

李銀河在接受中國網路媒體「一(條)」專訪時曾表示,虛擬性愛是

人工智慧時代的一個新的發明,同時也是愛滋病蔓延的時代,最乾

淨、最安全的性。

 

她也提到,曾有預估認為,在2050年的時候,性愛機器人將會占

全人類性愛的50%。「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前景」。

 

李銀河說,到那個時候,在中國適齡的男人已經多出了3、4千萬

人,「他們永遠也找不到老婆。如果性愛機器人或者虛擬性愛能

解決一部分問題,這個也不失為一個出路」。

 

她表示,如今中國也已經在生產性愛機器人,「又能做家務、陪

聊天、大概也能做愛,才(人民幣)兩萬多塊錢」。「所以我

覺得買一個性愛機器人,很快就應該像買一個家用電器一樣那麼

容易了,一般人都負擔得起了」。

 

雖然當局對情趣產業行銷規定,使得中國情趣產業難以爆發式成

長。但法令終究難以壓服上億「人之大欲」。

 

路透便曾報導,總部位於廣東省的中國成人娃娃龍頭「金三娃

娃」,早在2016年年底便推出人工智慧(AI)性愛娃娃。每尊

的價錢介於人民幣1萬到5萬元之間。

 

星島日報報導分析,「金三娃娃」在2017年時,平均每年也能

接到3000筆左右的國內訂單,佔總銷量的20%。顯示中國人在

取悅自己這個命題上,開始慢慢覺醒,並且毫不吝嗇。

 

英國廣播公司(BBC)則引述印度班加羅爾(Bangalore)市

場研究公司Technavio分析認為,成人用品市場成長最快速的

就是印度和中國。

延伸閱讀:

 

[新聞] 誤會大了!催生金句「無後為大」竟與生子無關 https://tinyurl.com/y696zpx4

[大陸新聞] 不想被束縛 剩(盛)女不婚主義崛起   http://tinyurl.com/y9gqaqmz 2017/3/8 

[新聞] 東亞生育率超低 孔子惹的禍?    http://tinyurl.com/zfqlb8g 2015/10/12

[新聞] 性平祭祀》女兒回娘家掃墓 家族照興旺   http://tinyurl.com/lpbpvot 2009/04/04

[新聞] 女性祖墳留位 不是不可能 http://tinyurl.com/pp8l3z2 2009/04/03

小孩雙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News」報導,女星凱特溫斯蕾上周六在英國順利產下一子,她的發言人表示,母子均安。雖然還不知道嬰兒的名字,但已確定小孩會從母姓。

這是凱特和現任丈夫奈德洛肯羅的第一個孩子,他們倆一年前結婚,今年六月公布懷孕喜訊。凱特之前曾和第一任丈夫吉姆崔普頓及第二任丈夫山姆曼德斯各生下一女、一子。

【2013/12/11 聯合報】http://udn.com/

 

 

 

荷蘭的孩子到底跟誰姓

 
 

 

荷蘭的孩子在出生時應該獲得父親和母親的姓氏嗎?今天,第二議院投票表決是否支持民主六六黨(D66)所提出的議案。現在荷蘭的情況是,父母可以選擇孩子的姓氏,父親的姓或母親的姓,該政黨建議父母可以同時給孩子兩個姓氏。

「我認為政府目前的這個政策是不好的,我必須在我的伴侶和我自己的姓氏之間作出選擇。」目前正在懷孕等待生育的Laura Kraak、遞交第二議院議案請願書的發起者說, 「如果你可以選擇父母兩個姓氏,那就更平等了。」

Kraak請願書現已有10000個簽名。這些簽名者認為,應該可以有兩個選擇。 「不是每個人都會選擇讓孩子同時獲得父母雙方的姓氏。」Kraak 說, 「但是,必須提供給他們更多的選擇。」

目前,只有不到10%的孩子跟隨了母親的姓氏。 「這就是我認為10000個簽名相當多的原因。」Kraak 自豪地說, 「我們正漸漸地變得更加平等。這是一種新的變化,這在我們過去的傳統中是沒有的。」

第二議院今天就雙重姓氏計劃的議案投票。民主六六黨提出建議,認為父母應該能夠自我選擇,並希望政府能夠提出立法修正案。他們不想強制要求,但他們希望為父母提供額外的選擇。

該黨希望得到社會黨(14)、工黨(9)、綠色左黨(14)、動物權益黨(5)和自己黨派的議員(19)的支持,總共有61個席位。這就是必須說服自民黨(VVD)的原因。

在許多歐洲國家,已經存在雙重姓氏的選擇,例如法國、比利時、英國和西班牙。 「我們現在還與德國一起,沒有實現雙姓制度。」Laura Kraak說。

如果一個有兩個姓氏的人遇到有兩個姓氏的伴侶怎麼辦? 「你不能給孩子四個姓氏,然後變成八個,然後又變成十六個。」 對Kraak而言,解決方案是每個人最多可以擁有兩個姓氏。 「例如,你選擇父親一個姓氏和母親的一個姓氏,或母親兩個姓氏或父親的兩個姓氏,但不超過兩個。」

即使該議案今天在第二議院通過,在法律修正案到位並實施之前,也需要一些時間。「因此,對我們而言,不需要再用猜硬幣的方式解決到底孩子姓什麼了。」她笑著說, 「我認為這會改變,這樣我們就可以給孩子起一個雙重姓氏,具有追溯效力。」

 

 

 

延伸閱讀:

 

[新聞] 誤會大了!催生金句「無後為大」竟與生子無關 https://tinyurl.com/y696zpx4

[大陸新聞] 不想被束縛 剩(盛)女不婚主義崛起   http://tinyurl.com/y9gqaqmz 2017/3/8 

[新聞] 東亞生育率超低 孔子惹的禍?    http://tinyurl.com/zfqlb8g 2015/10/12

小孩雙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 sony577 (雙姓:《姓名權》平等!) 看板 CATCH

標題 若你是"女人" 你會想結婚嗎?

時間 Sat Sep 24 02:57:47 2016

───────────────────────────────────────

 

※ 引述《weni ()》之銘言:

: 但,社會是現實的,我也覺得諷刺,男生50好幾依舊越老越寶。

 

男人年紀越大

<大男人/自私自利/本位主義>症狀 越嚴重

其父母(=公婆)更老一輩

更易<重男輕女/媳婦是二等公民>思想

哪裡"寶"啦?

 

難道時代都沒進步? 

不知何謂"公主"般生活?

(拜託~~ 現在可是手機上網時代~~ 比古代皇帝還好命~~)

(台灣) 女性45%有大專學歷 超越男性的39.3% http://tinyurl.com/jubqrby

 

 

另外 女人是結<男女平權>的婚? 還是<重男輕女>的婚?

(男女<不平等>婚約?)

 

試問男人: 若叫你當"女人" 結<不平等的婚>

婚後要面對:

 

1. <不孝女的大小姑/想凹你幫她孝順~~>  (真XX!!!)

2. <耍淫威的公婆/管到你要不要生小孩?!>

3. <夫家一群怪獸> 閒言閒語 三姑六婆

 有怪獸 大怪獸 醜怪獸 粘著我 纏著我  

 

 

 

你會想"結婚"嗎?

 

當女人是笨蛋???

生命誠可貴, 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 兩者皆可拋~~

(自由>愛情>生命)

 

 

 

性平祭祀》女兒回娘家掃墓 家族照興旺

今天是清明,婦女新知基金會昨天呼籲全民共同推動性別平等的祭祀文化。婦

女新知副董事楊婉瑩鼓勵「女兒回娘家掃墓」,並呼籲內政部和勞委會將性別

平等思維納入禮儀師的考試評鑑。婦女新知指出,在台灣習俗中,女兒出嫁便

算是夫家的人。女兒的「祖」從此便不再是原生家庭,而是夫家,清明節也都

要留在夫家祭拜。

 

陽明大學助教林宜平指出,政府推行「兩個孩子恰恰好」,出現許多生了兩個

女兒的家庭。若依照習俗,這些家庭的牌位清明節都不會有子孫前來祭拜,

「政令如此,社會習俗是否也應該改變呢?」

 

林宜平的爸爸早在一九九六年,便決心要蓋一個沒有性別之分的祖墳,讓所有

林家的女兒往生後,不論已婚未婚,都可以回到祖墳享受後世香煙。

 

林宜平現場播放她一百歲姑姑回娘家掃墓的紀錄片。她笑著說,林家做了這麼

多「犯忌諱」的事,「但我們家族還是非常興旺,從來沒有受到神明的處罰!」

去年台灣開辦第一屆喪禮服務丙級職類技術士技能檢定,將古老的殯葬產業納

入專業證照制度。楊婉瑩指出,證照考試題庫中,一百五十一題的禮儀師考題

裡,有三十七題重複強調傳統禮俗中「男尊女卑」、「男內女外」的觀念。

 

這些題目包括長孫釘應由長男咬、靈位應由孝子供奉等等,在在暗示男性才是

子孫;在訃聞的撰寫考試中,也依傳統的父系模式,將「女兒排在兒子和媳婦

後面」列為正確答案。

 

楊婉瑩指出,禮儀師的其他考題多已符合現代社會需求。如懂得尊重不同族群

宗教,提及環保、公共衛生議題、甚至宣導超越死亡禁忌,建議預立遺囑,卻

獨漏對性別平等議題的反省,「難道性別禁忌會比死亡禁忌更難超越嗎?」

 

【2009/04/04 聯合報】http://udn.com/ 

 

 

 

女性祖墳留位 不是不可能
 

「男尊女卑的喪禮禁忌,早該被打破了。」祭祀文化男尊女卑的觀念,隨時代演進已逐漸被打破,彰化蕭家祭祖百年來首見有女性擔任主祭官;鹿谷林家祖墳為女性留位、也將女性納入族譜中,都是典型例子。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秘書長賴友梅說,東華大學副教授蕭昭君在去年彰化社頭鄉斗山祠舉行的蕭家祖祭中,擔任主祭,打破百年來禁忌,成為該家族祖祭中首見的女主祭。這段經歷,已拍成紀錄片,下周即將發行,未來將成為性別平等教育的教材。

 

陽明大學助理教授林宜平表示,她出身南投鹿谷林家,家族在921大地震後,籌建家族墓園,擬訂祖墳管理辦法時,就明訂「凡是未出嫁或離婚的林家女兒,都可以回來」。她父親也在2004年重修族譜時,將以往一片空白的女性家族成員,統統還原重登入譜。林宜平表示,她們家女兒及女婿表現良好,加上父親及長輩觀念都很開通,才能有這種改變。

 

律師尤美女則說,她母親過世時,她為了爭取性別平等,曾與哥哥、弟弟與姐妹討論了很長時間,才達成喪禮不披麻戴孝、改戴佛珠,以及兄弟姐妹共訂列名訃聞等改進方式,顯示只要觀念溝通,男尊女卑的祭祀文化還是可以改變的。

 

【2009/04/03 聯合晚報】http://udn.com/ 

 

 

延伸閱讀:

 

[新聞] 誤會大了!催生金句「無後為大」竟與生子無關 https://tinyurl.com/y696zpx4

[大陸新聞] 不想被束縛 剩(盛)女不婚主義崛起   http://tinyurl.com/y9gqaqmz 2017/3/8 

[新聞] 東亞生育率超低 孔子惹的禍?    http://tinyurl.com/zfqlb8g 2015/10/12

[新聞] 性平祭祀》女兒回娘家掃墓 家族照興旺   http://tinyurl.com/lpbpvot 2009/04/04

[新聞] 女性祖墳留位 不是不可能 http://tinyurl.com/pp8l3z2 2009/04/03

小孩雙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根廷政府大力推動<雙姓制>      2008年02月03日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布宜諾斯艾利斯2月1日電(記者宋潔雲 馮俊揚)阿根廷

政府官員1日說,阿政府已向議會提交一項修改《姓名法》的議案,

要求今後新生兒登記注冊姓名時必須同時寫上父親和母親的姓氏。


    阿根廷內閣首席部長阿爾韋托·費爾南德斯說,阿根廷目前的

《姓名法》是在30年前通過的,帶有濃厚的男權主義色彩,女子結

婚後被要求加上丈夫的姓氏,生育的子女被要求隨父姓,雖然也可以

加上母親姓氏,但並非強制措施。

 

    費爾南德斯說,阿根廷已經加入了許多倡導男女平等的國際公約,

應該廢除男女在姓名權上的不平等,因此政府提出這項新生兒必須同

時擁有父母兩個姓氏的議案。

 

    根據這項議案,18歲以下的阿根廷未成年人也必須在父母的幫助

下修改業已登記注冊的名字,同時擁有父母的姓氏。

 

    該議案在阿根廷議會引起不小的爭議。反對者說,阿根廷民眾已經

習慣了通常只有一個姓氏,如果硬性規定必須有兩個姓氏,恐怕會帶

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此外,對于一些單親家庭來說,孩子姓名將成為大問題。議案規

定,如果單親孩子的母親只有一個姓氏,那麼孩子必須重復母親的姓

氏。例如母親的姓氏是羅德裏格斯,那麼孩子的姓氏就是羅德裏格斯·

羅德裏格斯,顯得非常滑稽。

 

    部分阿根廷社會學家指出,真正意義上的男女平等其實和姓名無

關。政府應該採取切實措施,讓女性在政治、經濟、社會和家庭中

擁有更大的發言權。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2/03/co

 

 

荷蘭的孩子到底跟誰姓

 

 

 

荷蘭的孩子在出生時應該獲得父親和母親的姓氏嗎?今天,第二議院投票表決是否支持民主六六黨(D66)所提出的議案。現在荷蘭的情況是,父母可以選擇孩子的姓氏,父親的姓或母親的姓,該政黨建議父母可以同時給孩子兩個姓氏。

「我認為政府目前的這個政策是不好的,我必須在我的伴侶和我自己的姓氏之間作出選擇。」目前正在懷孕等待生育的Laura Kraak、遞交第二議院議案請願書的發起者說, 「如果你可以選擇父母兩個姓氏,那就更平等了。」

Kraak請願書現已有10000個簽名。這些簽名者認為,應該可以有兩個選擇。 「不是每個人都會選擇讓孩子同時獲得父母雙方的姓氏。」Kraak 說, 「但是,必須提供給他們更多的選擇。」

目前,只有不到10%的孩子跟隨了母親的姓氏。 「這就是我認為10000個簽名相當多的原因。」Kraak 自豪地說, 「我們正漸漸地變得更加平等。這是一種新的變化,這在我們過去的傳統中是沒有的。」

第二議院今天就雙重姓氏計劃的議案投票。民主六六黨提出建議,認為父母應該能夠自我選擇,並希望政府能夠提出立法修正案。他們不想強制要求,但他們希望為父母提供額外的選擇。

該黨希望得到社會黨(14)、工黨(9)、綠色左黨(14)、動物權益黨(5)和自己黨派的議員(19)的支持,總共有61個席位。這就是必須說服自民黨(VVD)的原因。

在許多歐洲國家,已經存在雙重姓氏的選擇,例如法國、比利時、英國和西班牙。 「我們現在還與德國一起,沒有實現雙姓制度。」Laura Kraak說。

如果一個有兩個姓氏的人遇到有兩個姓氏的伴侶怎麼辦? 「你不能給孩子四個姓氏,然後變成八個,然後又變成十六個。」 對Kraak而言,解決方案是每個人最多可以擁有兩個姓氏。 「例如,你選擇父親一個姓氏和母親的一個姓氏,或母親兩個姓氏或父親的兩個姓氏,但不超過兩個。」

即使該議案今天在第二議院通過,在法律修正案到位並實施之前,也需要一些時間。「因此,對我們而言,不需要再用猜硬幣的方式解決到底孩子姓什麼了。」她笑著說, 「我認為這會改變,這樣我們就可以給孩子起一個雙重姓氏,具有追溯效力。」

 

 

 

性愛機器人席捲中國 李銀河:終會如家電般普遍

 

 

 
2019-02-07 11:21中央社 台北7日電

 

 

中國男女比例嚴重失衡。曾有學者預估,中國2050年將有3000萬

35歲至59歲單身男性,具有蓬勃情趣用品商機。中國社會學家李

銀河便分析,未來在中國買性愛機器人,會如同買家電一樣普遍。

人民日報海外版2018年曾報導,到2020年,中國約有1500萬

35歲至59歲的男子無法找到妻子;到2050年,數字將攀升到

3000萬人。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口學會會長翟振武

便分析,未來30年中國適婚年齡男性會比女性多3000萬人。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商城(JD.Com)去年中旬發布的研究數據

顯示,中國成人商品市值預計在2020年,將達90億美元規模

(約新台幣2773億元)。

 

李銀河在接受中國網路媒體「一(條)」專訪時曾表示,虛擬性愛是

人工智慧時代的一個新的發明,同時也是愛滋病蔓延的時代,最乾

淨、最安全的性。

 

她也提到,曾有預估認為,在2050年的時候,性愛機器人將會占

全人類性愛的50%。「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前景」。

 

李銀河說,到那個時候,在中國適齡的男人已經多出了3、4千萬

人,「他們永遠也找不到老婆。如果性愛機器人或者虛擬性愛能

解決一部分問題,這個也不失為一個出路」。

 

她表示,如今中國也已經在生產性愛機器人,「又能做家務、陪

聊天、大概也能做愛,才(人民幣)兩萬多塊錢」。「所以我

覺得買一個性愛機器人,很快就應該像買一個家用電器一樣那麼

容易了,一般人都負擔得起了」。

 

雖然當局對情趣產業行銷規定,使得中國情趣產業難以爆發式成

長。但法令終究難以壓服上億「人之大欲」。

 

路透便曾報導,總部位於廣東省的中國成人娃娃龍頭「金三娃

娃」,早在2016年年底便推出人工智慧(AI)性愛娃娃。每尊

的價錢介於人民幣1萬到5萬元之間。

 

星島日報報導分析,「金三娃娃」在2017年時,平均每年也能

接到3000筆左右的國內訂單,佔總銷量的20%。顯示中國人在

取悅自己這個命題上,開始慢慢覺醒,並且毫不吝嗇。

 

英國廣播公司(BBC)則引述印度班加羅爾(Bangalore)市

場研究公司Technavio分析認為,成人用品市場成長最快速的

就是印度和中國。

 

 

延伸閱讀:

 

[新聞] 誤會大了!催生金句「無後為大」竟與生子無關 https://tinyurl.com/y696zpx4

[大陸新聞] 不想被束縛 剩(盛)女不婚主義崛起   http://tinyurl.com/y9gqaqmz 2017/3/8 

[新聞] 東亞生育率超低 孔子惹的禍?    http://tinyurl.com/zfqlb8g 2015/10/12

[新聞] 性平祭祀》女兒回娘家掃墓 家族照興旺   http://tinyurl.com/lpbpvot 2009/04/04

[新聞] 女性祖墳留位 不是不可能 http://tinyurl.com/pp8l3z2 2009/04/03

小孩雙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亞生育率超低 孔子惹的禍?

點閱25436
我要評比
  •  
  •  
  •  
  •  
  •  
 
6/10
東亞生育率超低 孔子惹的禍?
少子化與高齡化雙重效應

東亞國家如日、韓、新加坡與台灣,婦女總生育率為全球超低,都是孔子惹的禍?台大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主任、台大經濟系教授林明仁指出,傳統儒家思想主張婦女在家庭中相夫教子,現代婦女受高等教育且有好的工作,在無法兩全之下,為追求職場生涯可能選擇放棄婚姻或生育。

日、韓的女性大學畢業生已超越男性,但社會普遍仍以傳統觀念對待女性。《經濟學人》指出,日本婦女一旦有了孩子,必須辭去工作回家照顧小孩。不論有無工作,日、韓婦女每天做家務時間比男性高出3個多小時,煮飯與照顧孩子幾乎都落在婦女身上,這是典型的文化失調。

 
 

歐洲早期也曾發生文化失調現象,後來有了大轉變。《經濟學人》指出,1960年代社會規範開始大轉變,例如男性開始分擔家務,協助洗衣或接送小孩,托兒所普及化,婦女較容易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取得平衡,於是法國、北歐與英國的總生育率有回升,但傳統觀念仍根深柢固的國家如德國、義大利,總生育率仍在低檔。

台灣的情況也好不到那裡。台大社工系教授王麗容指出,台灣與北歐國家在性別平等指標上均名列前茅,但婦女總生育率明顯低於北歐國家,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私領域的不平等,例如家庭分工方面,傳統男性不做家事,全都由女性承擔,非常不公平。其次,婚姻滿意度也影響生育。

王麗容認為,台灣婦女總生育率要回到2以上水準,相當困難,如果傳統價值觀沒有改變,職業婦女要兼顧工作與家庭,超長工時很吃力,自然降低生育的意願。她認為,婦女若能夠在家庭與工作之間取得平衡,有助提升總生育率。

從北歐與法國的經驗來看,林明仁認為,「若要提升總生育率,男性應多承擔一些家務,政府則營造有利生育的環境,包括提供完善托育服務,協助職業婦女在家庭與工作之間取得平衡。」

王麗容強調,「生小孩不是個人的事,而是涉及整個社會的事;要解決少子化問題,必須跨部會總動員,不能靠單一政策就想解決所有問題。」

少子化趨勢加上重男輕女觀念,將使得性別失衡問題更加嚴重,這項大趨勢也將迫使男性學會做家事,這樣才討得到老婆。

(中國時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12000291-260102

 

延伸閱讀:

[新聞] 誤會大了!催生金句「無後為大」竟與生子無關 https://tinyurl.com/y696zpx4

[大陸新聞] 不想被束縛 剩(盛)女不婚主義崛起   http://tinyurl.com/y9gqaqmz 2017/3/8 

[新聞] 性平祭祀》女兒回娘家掃墓 家族照興旺   http://tinyurl.com/lpbpvot 2009/04/04

小孩雙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